《回家》50后的故事

過士行想把他的故事搬到老年癡呆癥的病房里,寫一個人病態的一生——他生理上的癡呆是在50歲之后,但是心理上的癡呆早就開始了?!?0后的特點是‘跟著走’,不太反省自己。50后每個時刻沒準都是對的,最后卻發現不對?!?/blockquote>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趙大偉

《回家》的劇本,過士行寫了三年。最初他想寫個“文革”中的小故事:一個小孩看見一個大人把另一個小孩推河里淹死了,大人威脅小孩:你要是說出去,我把你也淹死。小孩什么也不敢說,他看著大人人五人六地活了一輩子,死的時候評價很高。

林兆華把這個構思給否了:太實、不容易出戲。

因為母親患上老年癡呆,過士行又覺得老年癡呆癥是一個非說不可的事,“眼下中國已經進入老年社會。原來有句話,說中國未富先老——剛發展起來,馬上就人口老齡化了。”

過士行自己就站在步入老年的門檻上。他和同齡人在建國后第一波生育高峰中出生。當時中國學蘇聯——蘇聯在二戰后需要恢復人口,英雄母親,孩子越多越好,學習的結果是多生一億人。“多出來的這一億,就是我們50后這批人。”過士行想把他的故事搬到老年癡呆癥的病房里,寫一個人病態的一生——他生理上的癡呆是在50歲之后,但是心理上的癡呆早就開始了。“50后的特點是‘跟著走’,不太反省自己。50后每個時刻沒準都是對的,最后卻發現不對。”

林兆華覺得“老年癡呆癥”的構思有門兒,至少表現起來會比較自由。

劇本寫好了,“文革”變成了若干片斷,不時被“嘟嘟”和“不許否定文革”的警告聲打斷。老年癡呆癥的病房則變成了全劇諸多場景中的一個。

《回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