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廣州更健康——“丈量廣州低碳綠行”活動圓滿閉幕
10月31日,由南方周末報社主辦,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全程支持的“丈量廣州低碳綠行”活動圓滿閉幕,近百位市民和大學生將一起用腳步為廣州市民解答了一個問題:“出行,我們有更好的選擇”。
面對目前城市空氣污染嚴重、交通擁堵的情況,多個城市和民間組織發出倡議號召,讓人們擺脫對機動交通工具的依賴,在可行的范圍內盡量選擇步行或者單車出行。為了打破“坐車肯定最快”的慣性思維,南方周末報社、恒生中國共同發起了此次“丈量廣州低碳綠行”活動。
10月31日,由南方周末報社主辦,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全程支持的“丈量廣州低碳綠行”活動圓滿閉幕,近百位市民和大學生將一起用腳步為廣州市民解答了一個問題:“出行,我們有更好的選擇”。
面對目前城市空氣污染嚴重、交通擁堵的情況,多個城市和民間組織發出倡議號召,讓人們擺脫對機動交通工具的依賴,在可行的范圍內盡量選擇步行或者單車出行。為了打破“坐車肯定最快”的慣性思維,南方周末報社、恒生中國共同發起了此次“丈量廣州低碳綠行”活動。
開幕式上,主辦方請來了奧運冠軍楊景輝、廣東名嘴馬志海、亞運火炬手南方日報記者楊大正等人現場預測,從五羊新城步行到烈士陵園究竟需要多長時間。嘉賓們的猜想長短不一各有說法,但都一致認為,在不趕時間的時候選擇綠色出行,是對個人和對城市的雙贏。
此次活動邀請街坊徒步從市中心各地出發橫穿市區,用雙腳證明低碳和綠色的出行方式是可取的。并在10月31日邀請市民從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騎行綠道,返回廣州,感受更為美好的出行選擇,從而最終達到鼓勵市民減少搭乘機動交通工具的目的。
在活動的第一天,有近40位市民和集團記者參與了步行丈量,有火炬手楊大正帶隊,分別從廣州大道步行到烈士陵園、從淘金北路步行到中信廣場、從江南西步行到西門口,在出發和結束的地點都有特制的計時牌,三條路線分別耗時50分、1小時14分、1小時20分,用實際行動向市民證明,并不比搭乘機動交通工具慢多少。
“其實最本質的問題還不在于快慢,”有參與活動的都市報同事說,“而是即便多花一點時間,我們愿不愿意回到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是不是每次都要那么匆忙。”
而在10月31日,主辦方還組織了一支58人的非專業騎行隊伍從從化流溪河綠道衛東電站驛站,騎行到夏灣拿驛站,用三小時時間騎完了40公里的路程。“政府既然已經提供了這樣的便利,為什么平時休假不能休得更健康呢?”一位志愿者頗有感觸地說。
“增城和珠海的綠道也都很美,江門的綠道也建設好了,你們可以告訴更多的人,沒有車輛的假期,也可以很精彩難忘。”驛站服務員對志愿者們說。
丈量廣州騎行隊伍在流溪河綠道(項目組/圖)
截止發稿時,已有越來越多的市民和網友對這種回歸綠色出行的倡議倍感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