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新說(十六):設立西部土地改革特區
增量漸進改革是全面改革的必由之路。設立土地改革特區,開放表面貧瘠、實則潛力巨大的西部土地資源,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杜蕾
增量漸進改革是全面改革的必由之路。設立土地改革特區,開放表面貧瘠、實則潛力巨大的西部土地資源,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土地改革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在綜合考慮居民私房、農民宅基地所有權、土地承包權的現實基礎上,盡量確認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邊界——既要避免損私肥公,也要避免損公肥私,更要避免假公濟私。土地財產權屬于重大、長遠的權益,改革宜早不宜遲。如果重蹈香港模式的覆轍,讓畸形的房地產業架空經濟、綁架多數人成為既成事實,改革將積重難返。
由于舊制度的慣性和各種利益掣肘,任何重大的變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先增量、后存量,以增量帶存量是很好的改革路徑。如果說土地承包制讓我們走上了解決溫飽的小康之路,那么土地(空間)產權改革必將開啟全國人民的致富之門。
保護現有土地與合理開拓空間資源并不矛盾。無論聯產承包,還是經濟特區的設立,都是增量改革的成功范例,其優點是:在基本不觸動現有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實現進步。土地改革同樣可以從看起來最沒有生機、最貧窮、最沒人去的地方開始,按先偏遠后發達地區,先農村后城市,先郊區后城區的順序,先放開最無產權異議的荒漠、荒地,逐漸過渡到農村、城市用地。
雖然實施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