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小城“鯨吞”國際核廢料?

2004年,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顧忠茂曾上書國家領導,拋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乏燃料后處理技術比印度還落后20年”。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一個價值約2000億元的“天價”核電大單,一項不為公眾所知的核廢料處理工程,它不僅攪動了西北邊陲小城,也攪動了試圖在核電狂飆中有所斬獲的核電企業。目前對利益各方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以及選擇更先進的技術。

近年來,中國核電建設大提速。圖為一處核電工程建設現場。 (CFP/圖)

戈壁小城的沖動

在甘肅省嘉峪關市政府大樓的背后,有一幢不起眼的6層小樓,門口掛著“中核甘肅乏燃料后處理工程籌建處”的牌子。當地一位官員指著這幢樓,對記者說,“那里的事辦成了,嘉峪關的發展不可限量。”“那里的事”涉及一筆近2000億元的核電大單。2010年11月,中國核工業集團與法國阿?,m公司簽署協議,在中國西北某地建設一座年處理規模達到800噸的乏燃料后處理基地。

乏燃料是指在核反應堆內燒過的核燃料,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其提取出來循環使用。無論從安全還是經濟角度考慮,乏燃料的后處理都是全球核能大國核能發展的關鍵一個環節。

多位參與了項目選址論證的專家向記者證實,目前該項目基本選定在甘肅省嘉峪關以北的金塔縣內。按照核電項目“工作區與生活區分離”的原則,如果該廠建成,那么專家和工人的生活區將基本劃定在距金塔縣相對較近,但又保持了一定距離的城市——嘉峪關、酒泉或玉門。

一時間,千億核電項目刺激了這幾個戈壁偏遠小城的“神經”。

據嘉峪關當地一位官員透露,建設乏燃料后處理廠的消息自2009年年初就傳開了,過去的兩年里嘉峪關市政府相關領導四方活動,“包括發改委、中核集團相關上級單位都去過”。“乏燃料后處理廠區肯定在遠離人煙的地方,而包括行政、科研、生活以及其他附屬產業,已經八九不離十,定在了嘉峪關。”該官員向記者很肯定地說。

不過,一個月前,酒泉市市長也在向媒體描繪“以風電為牽引,包括核乏燃料處理”的產業集群發展思路。玉門市作為中核404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F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