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洞房,其他事再說——壹基金:就這樣“嫁”臨深圳
2010年12月3日,壹基金嫁臨深圳,深圳壹基金公募基金會掛牌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民間公募基金會。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趙大偉
我國的基金會分為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公募基金會可以向公眾募捐,非公募基金會則不能面向公眾募捐。
2007年4月,李連杰與中國紅十字會合作“中國紅十字會李連杰壹基金計劃”,這是一個慈善計劃和專案。
2008年10月,上海民政局批準了非公募“上海李連杰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后成為“壹基金計劃”的項目執行機構。
李連杰一直希望壹基金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有公募資格的基金會。
2010年12月3日,壹基金嫁臨深圳,深圳壹基金公募基金會掛牌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民間公募基金會。
1月11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掛牌儀式上,理事會成員集體亮相。深圳壹基金采取集體領導制,基金會的名稱里,李連杰三個字被去掉了,沒有了李連杰的個人色彩。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圖)
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劉潤華,在壹基金駕臨深圳中起到關鍵作用。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圖)
基金會理事們的交通食宿由誰負擔?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理事會上,就財務等問題進行了討論,現場對媒體開放旁聽,馬云、李連杰、王石等人出席。 (萬靜/圖)
一個“已經生了但沒身份證的孩子”——這是2010年9月李連杰對媒體談及壹基金處境時做的比喻。
李連杰同時捅破了中國民間慈善事業的一層窗戶紙——民間公益慈善組織難以注冊成公募基金會,不能向公眾募款;即使成功掛靠在有官方背景的公募基金下,仍然因為沒有獨立身份而被時刻掣肘,賬戶不能自主,項目開展受限……
之后,一度傳出這個已經出生三年的孩子可能夭折的消息。壹基金出面表示否認。“孩子”是還活著呢,但“身份證”在哪兒?
2010年11月的一天,李連杰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輾轉傳達了來自深圳市民政局的信息——有困難嗎?找我們吧,也許能幫你解決。
僅僅一個月后,壹基金就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證,戶籍所在地正是深圳。2011年1月11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正式宣告在深圳掛牌成立。
沒有業務主管單位,又是民間公募基金組織,壹基金在深圳乃至整個中國,都是頭一家。“和平競賽開始了。”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原民政部社會公益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這樣評價壹基金落戶深圳,“這是我當司長的時候拼命推動的,沒想到不當司長了,現在開始了。我非常高興,并樂觀其成,一定要不斷鼓勵他們開展更激烈的競賽,看誰更有效率,看誰對大眾服務得更好,這樣,整個社會就好了。”
壹基金不僅拿到了身份證,還姓了“公”。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馬宏把這一時刻看成是在“見證歷史”,也是在“創造歷史”。“這一步,代表著未來改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flying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