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暴雨已致672人死
當地時間1月17日,巴西里約熱內盧民防廳公布最新數據指出,山區暴雨造成死亡人數已達672人,因暴雨引發的土石流和洪災而失去家園及被迫離家避難者人數已近1.4萬。 經濟損失至少達2億5000萬元巴西幣。巴西政府1月17日宣布將由科技部在未來4年設立“全國自然災害預防警戒系統”,采用最現代化的雷達和量雨計等氣象設備,提高暴雨氣象預防效率和危險地區民眾警戒通報機制。
據“中央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17日,巴西里約熱內盧民防廳公布最新數據指出,山區暴雨造成死亡人數已達672人,包括新富麗堡318人、特勒索波里斯274人、貝德羅保利斯58人、蘇米多羅20人、圣約瑟黑河谷2人。
此外,在特勒索波里斯、蘇米多羅、貝德羅保利斯和新富麗堡等城鎮,因暴雨引發的土石流和洪災而失去家園及被迫離家避難者人數已近1.4萬。
除了里約熱內盧山區,米納斯吉拉斯州因受到暴雨肆虐而進入警戒狀態的城市也達84個,近2萬人流離失所,17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達2億5000萬元巴西幣(約合1.47億美元)。
巴西政府1月17日宣布將由科技部在未來4年設立“全國自然災害預防警戒系統”,采用最現代化的雷達和量雨計等氣象設備,提高暴雨氣象預防效率和危險地區民眾警戒通報機制。
巴西國家太空署(Inpe)氣象學家諾布瑞(CarlosNobre)根據地質調查結果指出,巴西約有500處危險地區,居住人口約500萬人,另外還有300處易淹水地區;在未改善土地使用方式之前,民防單位提供災害預測信息機制乃當務之急。
負責設立“全國自然災害預防警戒系統”的科技部部長梅卡但特(Aloizio Mercadante)表示,巴西發生的自然災害中,水災占58%,泥石流占11%,因暴雨造成的災害比重日益增大。
此次里約熱內盧山區水患死亡人數至少672人,已成為巴西史上最嚴重的泥石流事件,死亡人數超越1967年在圣保羅北海岸卡拉瓜塔圖巴記錄的446人。
而巴西史上最嚴重的水災于1967年在里約熱內盧發生,當時奪走785條人命。1969年東北部阿拉戈斯州圣約瑟達拉杰市水災雖傳有1200人死亡,但未獲官方證實。
此外,1966年里約熱內盧發生的另一場水災也造成373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