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開發區——一個政經混合體的膨脹史

貼著經濟開發區的標簽,亦莊國際在短短兩年內迅速成為一家超級公司。類似事情并不鮮見,而他們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開發區。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它一面是政府,管各種審批;一面是企業,在市場之中縱橫捭闔甚至造“系”。

它本是個臨時機構,連征地的權力都沒有,卻發展成了資產動輒超千億的超級公司。

它是工業化的功臣,以占全國萬分之一的土地,形成了占全國十分之一的工業規模;它卻又充滿爭議,因為動用著數目龐大的財稅資金,而不用經過人大,也沒有預算案。

如何讓政府的歸政府,企業的歸企業,是數目龐大的各級開發區面臨的關鍵抉擇。圖為天津經濟開發區。 (CFP/圖)

超級公司

盡管他們中有些人不會講英文,但大手筆令競爭對手——來自韓國、美國等地的同行——吃驚:他們付的全部是現金,沒有使用貸款。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為了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一起汽車零部件海外并購案的主角。

2010年11月29日,這家公司——太平洋世紀汽車系統有限公司(簡稱PCM)——以約4.2億美元的價格,從美國通用汽車手中,成功“抄底”百年汽配品牌、全球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耐世特(Nexteer)公司。

盡管他們中有些人不會講英文,但大手筆令競爭對手——來自韓國、美國等地的同行——吃驚:他們付的全部是現金,沒有使用貸款。

豪氣沖天的PCM背后,站著的是他的主要投資者: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亦莊國際”)。

實際上,這并不是亦莊國際第一次“亮相”。

2010年2月1日,亦莊國際和另外兩家獨立投資機構向UT斯達康注資4850萬美元(其中亦莊國際2500萬美元),UT斯達康成為一家“中國企業”,并將總部遷到北京亦莊。

兩個月后,亦莊國際再次出手,從天寶汽車手中,買下其所持ST松遼全部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但令人吃驚的是,在資本市場上頻頻大手筆出手的亦莊國際,只是一家不到2歲的新公司——2009年3月才正式揭牌,至今也不過十幾名員工。

亦莊國際成立第三天,便向京東方投了2億元。當時,深陷金融危機的京東方正面臨5代線停產危機,亦莊國際注入的2億元,讓其躲過一劫。不久后,亦莊國際又參與了京東方6代線增發,認購額達14億元。京東方8代線開建后,亦莊國際又以項目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作價1.7億元進行增資。

亦莊國際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

它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家政府主導的融資平臺,雖然注冊資本只有30億元,但剛一成立,便得到了銀行65億元的授信支持。

貼著經濟開發區的標簽,亦莊國際在短短兩年內迅速成為一家超級公司。類似事情并不鮮見,而他們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開發區。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旗下的亦莊國際,在資本市場上頻頻出手,甚至走出國門展開收購。 (CFP/圖)

一面是政府,一面是企業

當時的說法是:建總相當于管委會的建委,工程建設的管理、行政審批由建總負責;工總相當于經委+計委+外經委;商總則相當于商委+財貿辦。

在官方詞典中,“開發區”被定義為在城市或其他有開發前景的區域,劃出一定范圍,經政府科學規劃論證和嚴格審批,“實行特殊體制和特殊政策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