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民:依葫蘆畫瓢沒勁

從1961年到世界民主青年聯盟總部 (布達佩斯)任代表翻譯開始,到1971年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秘書,再到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直至駐法國大使,意料之外的42年外交生涯,伴隨著吳建民的恰是世人沒有料到的中國歷程。

責任編輯:郭力 實習生 錢小敏

從1961年到世界民主青年聯盟總部 (布達佩斯)任代表翻譯開始,到1971年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秘書,再到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直至駐法國大使,意料之外的42年外交生涯,伴隨著吳建民的恰是世人沒有料到的中國歷程。

在一個房價比工資漲速更快的時代,這位71歲的資深外交家以他的人生經歷做出了表率:沒有天賦異稟,也沒有一蹴而就,有的只是勤勉、扎實和一步一個腳印。

吳建民說他沒有什么宏大的夢想,他只是告誡自己,凡事不要依葫蘆畫瓢,要前進一步。

因為要求前進一步,他不滿足于中法文化周,進而開創了文化季、文化年,直至創立文化中心,如今這已然成為外交領域的一種交流模式。

因為要求前進一步,在卸任駐法大使時,他的“工作總結”中對中法關系只字未提,而是主要闡述新形勢下的“外交資源”。

因為要求前進一步,在擔任國際展覽局主席期間,他竭力將世博會推廣到發展中國家,作為中國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功勛之一,他還夢想著世博會能夠走進非洲,走進伊斯蘭教國家。

如今,這位年逾71歲的老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參加上海世博會的場館評比。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個褪了色的藍色布包,他現在是國際展覽局的名譽主席。

申辦世博:人生一搏

南方周末:你對上海世博會的總體評價如何?

吳建民:我是第三次做世博會的評委,和日本愛知、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比較,大家對上海世博會的參與程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建設展館的投資超過前兩屆,都是國際最知名的建筑師,而且展館的布置煞費苦心。人家真是把上海世博會當回事了。國際展覽局秘書長和主席跟我開玩笑說,園內的廁所不亞于歐洲廁所的水平??!

我把它稱為里程碑式的世博會,第一次來到發展中國家,第一次以城市為主題,第一次到中國來。

南方周末:現在你再回過頭來看申辦世博會時付出的努力,是什么感覺?

吳建民:很欣慰。那時候申辦世博會,只是一個直覺。從日本的經驗來判斷,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從1961年到1970年,日本的經濟年均增長11%以上。所以當時我們在看世博會的時候,就認為它一定會對中國經濟發展予以強大的推動。那個時候沒有看到世博會對老百姓的影響。

南方周末:這次世博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X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