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誰先覺?——讀馮志來《1962年的呼喊》
《1962年的呼喊》這本書的核心和精華部分,當然是馮志來當年寫的《半社會主義論》和《怎么辦》。它們既有歷史文獻的研究價值,也有文章文本的鑒賞價值。
責任編輯:劉小磊
被毛澤東稱為“浙江兩個半單干理論家”之一的馮志來(請圖片作者速與編輯聯系) (樓子偉/圖)
馮志來,這個名字我是知道的,凌志軍《歷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國的興起和失敗》一書中說毛主席當年指著浙江省委書記批評“浙江出了兩個半單干理論家”。馮志來不知算一個還是半個,反正是罪惡“通天”的小人物了。但是,比起陜西省戶縣城關鎮的農民楊偉名,我對馮志來的了解和關注則要少得多。我曾滿懷崇敬地研讀過楊偉名起草并領銜上書的文本《當前形勢懷感》(又名《一葉知秋》),卻未曾讀到馮志來的“單干理論”。
2010年11月,趁到浙江開會的機會,我先飛義烏去看這個聞名全球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金華日報社駐義烏記者蔣中意先生除了陪我看市場,還特意讓我拜訪了兩個人。一個義烏專業市場研究所執行所長許慶軍先生;另一個就是馮志來先生。
老人家出生于1936年,時年七十有五,但看上去很精神。目光清澈,應對敏捷,給人的感覺就是氣宇不凡,我腦子里蹦出的是“睭奇磊落”四個字——古人形容高士王冕的詞語。馮志來于1979年第二次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徹底平反,旋即出任義烏市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市體改委主任,長期擔任義烏市場研究會會長,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培育者之一,更是名震世界的義烏小商品城的發展見證人。
老人家送我兩本書和兩幅書法作品。一本是他的新著《傅大士傳》(華夏出版社,2009),寫的是南朝義烏人傅翕如何成為五百羅漢之“善慧尊者”的行跡;另一本就是本文要介紹的《1962年的呼喊:半社會主義論及其論述》。
我拿到手,相見恨晚,在從義烏到紹興的大巴上就開始讀了。這本書署名“馮志來編著”,編的部分有已故老作家高光的報告文學《大夢誰先覺》(主要記“兩個半單干理論家”即時為溫州地區瑞安縣湖嶺區農技站畜牧獸醫員的馮志來、紹興地區新昌縣鏡嶺區專職辦社干部陳新宇和嵊縣農技站蠶桑技術員楊木水三個為民請命的基層干部悲壯的歷程,而以馮的故事為重),以及報告文學作家趙瑜、何建明、凌志軍關于馮志來的作品,以及時任金華市委書記的鄭尚金和雜文家牧惠、馮英子關于馮志來的評論。讀這些“外圍”文章及馮志來的本書自序《〈半社會主義論〉、〈怎么辦〉出臺的前前后后》,使我們對馮志來的生平和他1962年驚天“呼喊”的背景,可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