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中國(20110127)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但中國的新興企業卻很難扛起“制造”這面大旗??傆X得中國那個國家形象宣傳片少了點老外最熟悉、最能代表中國特質的內容,看來恐怕就是這個了。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蒲思伊
中國企業靠什么在全球競爭
◆美國《華爾街日報》,2011年1月21日,James T. Areddy
波士頓咨詢公司日前發布年度報告,列出了最有可能挑戰老牌跨國公司的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新星百強。其中中國33席,印度20席,巴西13席。報告還分析指出,中國企業贏得全球影響力的根源在于企業規模和政府支持,而非企業家精神。
在很多情況下,上榜中國公司的全球業務僅僅是因為它們為中國政府承擔重任,從能源進口,比如中鋁、寶鋼和中化;到輸出制成品,比如中海運、中遠;再到基礎建設,比如中交通、正泰電器、上海電器等等。
沒有一家上榜中國企業制造的產品有助于促進中國政府花費數十億美元進行的“軟實力”推廣,就像好萊塢為美國所做的宣傳一樣;它們的產品沒有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比如印尼的印多福食品以及泰國的聯合速凍食品;也沒有能增進人們健康的,比如像印度制藥商Dr. Reddy's和巴西的Natura;更沒有能提供可靠的商業策略消息的,比如印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