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發揚光大!

看罷《孔孟之道,應該拋掉!》一文,實在難以贊同這位讀友的說法,很多都值得商榷。
天安門廣場豎立孔子像,是為了要重新拾起孔孟之道來作為人民的道德教育方式嗎?中華民族的文化中的一個典型代表是儒家學說,并且數千年間其影響深遠,在當今中國傳統文化日漸式微的境遇下,我以為通過重塑孔子像真正要表達的是,我們要重新重視起我們的傳統文化,并要傳承之。一個人最突出的是社會性,其社會性表現在身上的民族特質,民族特質來源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逐漸形成的民族文化,它是一種印記,沒有了印記,這個民族必然沒有了精神的載體,那么要么被其他民族同化,要么回歸到蒙昧的時代原點。好比一個人,我突然在他成年的時期剝奪了他所有的記憶、所有的知識、所有的經歷,變成一個除了身體發育已完成其他同初生嬰兒毫無區別的生命,我們作何感想?如果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遭逢此變,我們又作何感想?那豈不是別人未能將我亡國,我自亡之嗎?

現代中國出現了很多的道德問題、社會問題,恰恰是我們拋棄了儒家學說中部分非糟粕,又不愿接受西方的道德價值體系,造成信仰的空虛混亂,問題百出。反觀亞洲其他對儒家學說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保存發展較好的國家和地區,且不論其他發展如何,其社會謙恭有禮、能明辨美丑、知曉廉恥足以說明很多問題。那么今天用儒家學說的精神來教育民眾以道德怎能說是一種倒退呢?中國本身就是不斷在儒家文化中發展的,近六十年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人失掉了很多民族性,不中不洋,似像不像,其后果已然如此糟糕,再不回歸正軌,恐怕某一天會怪物橫行。例如,歷史上的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禮樂教化,人民謙恭有禮,而今日中國游客在世界各地已是文明踐踏者、公德秩序擾亂者的代名詞,這還不足以說明一些問題嗎?

看完易中天教授的文章,我也沒有發現其主旨是孔孟之道已不適合中國,應該摒棄之,恰恰探討的是如何在現代社會對以孔孟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只有經過現代文明的打磨和洗禮,才能放射出璀璨的光芒”??酌现辣旧聿⒉皇且怀刹蛔兊?,它從春秋時代初始到如今,是不斷發展的,每個時代都在不斷做出適合時代特點的改變,倘若其本身不在發展,還有可能存于今世嗎?

新文化運動的核心是啟蒙,啟蒙中國人對民主與科學的追求,對于運動中部分文人砸爛孔家店的論調我以為十分具有局限性,以為西式的東西照搬照抄就一定會成功,而事實也已證明結果是水土不服。民主與科學本身不是孔孟之道的內容,民國時期很多學者知識分子正因為身上擁有了民主科學與儒家思想的融合,今天才為我們所欽佩。倘若當年我們繼續講民主科學同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就如數千年來所做的一樣,使儒家文化得到新的豐富發展,今天是否又會是另一番景象呢?

再者,什么是世界文明?世界文明應該是各種文明的綜合體,它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不具體特指某一種文明。如果有人認為西方式文明就是世界文明,我們就應該接受這個世界文明,理由何在呢?為何我們要接受這樣的文化強權呢?為什么存在于這個地球上已經數千年并影響很多國家民族同時在部分國家顯示出勃勃生機的中國儒家文化就一定不可以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反而要被摒棄呢?文化因百家爭鳴而繁花似錦,單一的接受某一種文化的統治,豈不變成了又一個為人所詬病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我想如果孔夫子和亞里士多德相遇,他們談的是文化沖突還是思想的融合呢?

網絡編輯:休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