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速讀
Newsweek(新聞周刊)2007年8月13日
“對世界最新的經濟超級強國中國而言,奧運會將是標志它成年的巨大派對?!弊钚乱黄诘拿绹缎侣勚芸啡绱藬嘌?。
亞洲版、歐洲版及拉丁美洲版的封面故事以“北京崛起”(Beijing Rising)為題,稱奧運會將給北京的城市設計和建筑帶來突破傳統的巨大變化,也可能加重經濟過熱的矛盾。北京為奧運會進行的城市改造或許表明,這是世界主要國家有史以來最為雄心勃勃的首都再造工程。
鳥巢體育館和水立方游泳館坐落于重建的市中心,令游客驚艷。有巨大顯示屏的購物中心、市區新建的金融中心、大幅擴建的捷運系統和繁茂的草坪綠地等,在北京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有些建筑引起公眾前所未有的爭論:北京是否應該,又以何種代價,讓現代輝煌與便捷取代傳統魅力?
Time(時代)2007年8月6日
本期封面人物,是一個中國普通女孩Vicky??梢?,上《時代》封面并不是以往印象中那么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
作者認為,中國的年輕一代,關注的只是個人生活享受,對民主等政治話題毫無興趣。不過,老外不能理解的是,面對著一個西方的記者,對于政治問題不談論,并不代表不關心。因為他們都知道,不管怎樣去說,到頭來可能都會犯錯,還不如不說。拿著民主的旗幟,來批評中國的年輕人,有失公平。
Le nouvel Observateur(新觀察家)2007年8月2日
自打塞西莉婭·薩科齊步入愛麗舍宮,戴上法蘭西第一夫人王冠的那一刻起,這個“沒有一絲法國血統的女人”就成了世界媒體矚目的焦點。既美麗又神秘,時而低調,時而叛逆,完全符合吸引眼球的新聞標準。
在她的眼里,被前任第一夫人們稱作“博物館”與“家”的愛麗舍宮一錢不值??烧敺▏酥肛熜路蛉藢疑鐣魂P心時,她卻突然插手國際外交事務,出訪利比亞斡旋艾滋病護士案,朝野一片議論。
Popular Science(流行科學)2007年8月刊
本期封面文章是《建造一個更美好的地球》。
許多科學研究顯示,地球已經改變,而且從外層空間更能清楚地看出變化。我們能夠做什么?唯有想辦法去適應,并重新思考各種可能性。設計環保的筆記本電腦、北極制冰機、超級人造樹,以及改變建立國家的觀念等。
不管我們喜歡或不喜歡,環境的未來決定在現在,而且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惟一要做的,便是決定要采取哪些對策。
和樂 2007年9月刊
為期4年的進口禁令于近期解除后,首批進口的日本大米于8月運抵北京,盡管接近100元一公斤,仍受到消費者的熱烈追捧。
本期《和樂》,就讓讀者感受到了構成“日本味道”的基本元素—白米。新炊的白米飯松軟飽滿、美味可口,是日本人食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該刊還介紹了日本各地所產稻米以及與各類米飯味道相合配菜方面的知識。也許這期專題能讓讀者在新米上市的時候,增加對日本大米的食欲。 (文/李丹婷、董銘、鐘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