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中國 綠動未來】先有意思 再有意義
我們出于義務和責任推崇環保,我們更可以出于快樂的需求和內心的愉悅踐行環保。我們在期待著更多的創新,可以讓環保在“有意義”之前首先是“有意思”。
我們出于義務和責任推崇環保,我們更可以出于快樂的需求和內心的愉悅踐行環保。我們在期待著更多的創新,可以讓環保在“有意義”之前首先是“有意思”。
當你更深入地去了解環保和環保背后的故事,你固然無可避免地會看到觸目驚心的污染和環境破壞,但同時,你也接觸到很多美好而有意思的人、事、物。“綠動未來”的口號并不空泛,我們展望未來的美好環境和生活,相比憤怒與仇恨,我們更多的帶著夢想、希望和愛腳踏實地地做著事情。責任!是必然存在的。不過責任也可以在更多的笑容和希冀中存在,在充滿樂趣的過程中,我們完滿了內心,履行了責任,也將環保推向了更多的人。
興趣是最好的引領者
我們從哪里獲得樂趣?你的第一反應一般不會是“環保”或“公益”,可能是音樂,可能是美酒,可能是任何一項微小的愛好。喜歡,是很簡單的。當然,你真的可以喜歡環保;但若你并不直接喜歡環保也無妨,你依然可以為環保出力,因為有很多方式可以與環保掛鉤。
“多背一公斤”的蘇銳推薦了一個玩游戲就能拯救熱帶雨林的網站,這家游戲公司叫做GamesThatGive,翻成中文或許可以叫“奉獻的游戲”。這是一家開發休閑游戲的新興公司。在他們的平臺上用戶只要玩游戲,就能為公益組織捐款(公司將70%的廣告收入捐給公益組織)。這些游戲包括一些棋牌類的休閑游戲以及數獨等益智游戲,用戶通過游戲獲得的獎勵資金,將被用于捐獻給慈善機構。而且,用戶還可以選擇一家慈善機構,并通過該網站開始進行微捐贈。比較遺憾的是,當我訪問這個網站時,被告知目前的運營尚不支持美國以外的網絡接入,但在網站上方高高懸起的并且不斷增加的捐贈額還是令人為之眼前一亮。
讓大家開心游戲的同時支持公益組織,對用戶來說沒有任何額外的負擔,這種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鑒的。比如之前Mr.RICE背單詞捐大米的活動也是異曲同工,讓用戶背單詞的同時向貧困國家捐出大米,背得越多捐得越多。在我們為興趣愛好而付出的時間精力乃至金錢中,如果可以用一種巧妙的方式與環?;蚬鎾煦^,豈非一舉數得?
有一種樂趣與自行車相關,在廣州稱為“單車情懷”。由此生發的是一個關注廣州自行車出行環境、旨在倡導綠色出行、為廣州市民綠色出行創造更好條件的民間團體—“拜客·廣州”。這個組織成立于2009年6月,由7位公益行動者發起,旨在通過創意的行動推廣綠色出行理念,讓廣州擁有更好的自行車出行環境。去年熱門的新聞是“拜客·廣州”與現任廣州市市委書記張廣寧討論廣州市自行車出行情況與規劃,還送了一輛“五羊牌”自行車給張書記,希望與書記一同騎自行車,共同為推動綠色出行而努力。而在香港,則有一家于2008年成立的提供區內生態旅游和單車導賞服務的社會企業Biciline。這家社會企業位于香港天水圍,通過培訓天水圍區內雙失青年(失學失業)成為生態導賞員,向區外游客推廣元朗自然生態景點,把區外資金帶到天水圍,同時為區內青少年創造就業機會。目前已經有2000位客戶光顧Biciline的單車生態旅游導賞團、租車服務、單車產品銷售與企業培訓。Biciline由政府提供種子資金,在不足18個月便達到收支平衡。
我甚至聯想到了李宇春的歌迷自發捐設的“玉米愛心基金”。一個偶像歌手的力量在粉絲群中的巨大,如果可以與愛心、公益、環保密切結合起來,都是很好的引領人們向善的方式。因為首先,你獲得的是來自你內心的喜悅,是被自我所認可的付出,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心甘情愿。
在自然的懷抱中微笑
我見過住在山里淳樸得一塌糊涂的村民,我也見過從城市去到大自然幾近震撼而感動的旅行者,我毫不懷疑大自然能帶給人從身體到心靈的美好體驗。有一位“上山下鄉”回來的朋友這樣分享他的感動:“很簡單,就是開心,一路走一路笑,很想唱歌和跳舞。”是的,旅行,或者時下熱門的生態旅行,已經越來越多的和環保聯系在了一起。
以“和有趣的人,探索不一樣的美”為口號的廣州市知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感受生命分享愛”為宗旨,提倡“愛護自然、責任感、關注弱勢群體、積極推動社會創新、關注文化多樣性的保護”的價值觀。2010年10月成行的是一次婆羅洲馬來西亞熱帶雨林生命之旅。那是一個曾經為白人熱衷探險的荒蠻之地,是一個“樹枝”會走路、“青苔”能爬樹、“花朵”會奔跑而植物會“食肉”的世界,不僅僅是單純的冒險和刺激,做了多年生態旅游項目開發的陳旭軍在如此精彩的旅游之上加入了更多的元素。他體悟到真正的環保、真正的生態旅游,必然是“心態旅游”。“知游”于是成為倡導“心態旅游”的品牌,想在大眾中找出那些小眾:他們已經有內心的覺醒,懂得尊重和欣賞,善于謙遜地學習,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自己曾經身處某地,更在意內在的收獲。只有這樣,才能欣賞到所謂的“天地有大美”。
旅行團與當地保育團體合作,深入神秘的雨林腹地,觀察雨林生物多姿多彩的風貌,也入住國家公寓木屋,做客伊班族部落。在這趟旅程中,當地保育機構有更多的機會推廣自然教育、鼓勵公平貿易等。同時團費部分所得將捐入雨林保護計劃贊助金,幫助當地環保團體開展雨林保護工作。
與此類似的組織還有很多。隨俗旅行俱樂部是一家社會企業,依托于云南香格里拉地區提供生態旅游線路策劃,試圖在鄉村社區引進相對而言“零排放”的旅游業,逐漸改變原住民向周遭資源過度索取的生活方式,最終達成人和自然某種程度的“諒解”。北京的天下溪教育咨詢中心是一家創立于2003年的中國本土的民間公益教育機構,一直致力于鄉土教材開發、濕地和草原的環境教育項目以及鄉村圖書館建設等活動,通過組織游學和公益服務,讓自然保護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讓參與者收獲個人成長。還有如廖曉義創辦的大坪村“樂和家園”,曾榮獲“2008年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獎”,聽她為你講述“樂和人居”、“樂和生計”、“樂和保健”、“樂和倫理”與“樂和治理”,講述敬天惜物、樂道尚和的生活理念,在與自然極為親近的相處中,感受田園詩意的樂趣。大坪村的手工藝品是非常有助于環保的“綠色手絹”,每一條綠色手絹上,都有村民親手縫制的文字—“家”,你每買一條,都是對大坪村重建家園的支持,當然更重要的是,你可能從此養成使用手絹的好習慣。據說還可以提供個性手絹定制服務,拿來送禮是最合適不過了。而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發展的雷勵青年公益發展中心是一個教育型公益機構,通過開展環保建設、社區工作、野外探索等類型的項目,在服務當地社區和環境的同時,青少年得到增長技能、提升自信心、領導力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加強對世界各地環境保護及社區發展的關注。
有一個“Working Holiday(生態工作假期)”的概念在國外已經流行多年,作為一種嶄新的休閑形態,指在放假期間,通過參與獨特的勞動經驗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比如劉毅所在的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CMCN)將其引入廈門鱷魚島,開始了新的實踐。紅樹林保護項目已經做了9年,而所謂的生態工作假期可以帶來怎樣的收獲和樂趣呢?他們會帶你乘漁舟游覽浮宮紅樹林保護區,體驗紅樹林的生態環境;你要做好清理紅樹林海洋垃圾的準備,并且隨時干掉外來入侵物種;你可以享受紅樹林造林和苗圃維護的樂趣,更有意思的是,你可以向大海“討小海”,跟隨閩南漁村的漁民挖牡蠣、采集海瓜子和泥螺,抓跳跳魚;精彩的篝火晚宴、灘涂運動會、自然觀察和葉拓也是經典活動。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門旅行,旅行帶來的快樂是如此不言而喻,而現在正有更多的創意和環保理念加入進來,探訪有機農場,騎自行車出游等等等等。我們在與自然靠近的過程中,微笑也浮上了面龐。
快樂出自“有愛”
“這個也太有愛了吧!”聽到80后乃至90后如此驚呼,是對《城市畫報》十周年大型社會公益活動“快樂實習生”項目的評價。已執行的崗位官網記錄為34家,而新的崗位招聘編號已經到了74號。其中與環保相關的崗位有小洲文化生態游“導游”、氣象短信寫手、漁場實習生、熊貓飼養員、茶山采茶學徒、荼蘼皂工房皂師助理等等,年輕人們在豆瓣上留言首先是“似乎很好玩”,這種一眼看便能以新意吸引到人氣的項目確乎可以令人快樂,快樂并成長著。
“有愛”的還有那些與環保相關的創意產品。不久前在上海與歐陽應霽先生相逢,他所倡導和推崇的“慢生活”理念一經推出,立即獲得大量擁躉。而這次他做的每一道菜用的都是自己親手在城市中種植收獲的菜苗。在家中體驗種植的收獲,享受從種植到餐桌“零食品英里數”的豆苗菜,此謂之“苗圃iPLANT”帶來的迷你“綠色革命”。這是一臺由極佳科技獨立研發的家庭型智能芽苗種植機,帶有自動溫控、自動噴淋功能,擁有獨特的通風和光線設計。配上其精選的健康種子,只需一鍵操作,你就可以在6-10天之內收獲親自種植的多種蔬菜的芽苗,在烹享美味中感受“即摘即食”的健康、 在都市家庭中回歸田園種植的樂趣、在種子成長過程中帶給孩子影響一生的知識。這款機器的開發者之一葉凱先生這樣說:“我們的苗圃iPLANT可能無法替代全部的食品需求,但是一個很好的plus(附加)。最簡單的,從種子種下去到最后的收獲,只有你知道加了什么水或有沒有用過任何化肥,對食物的信任令你可以真正地享受美食。而更大的樂趣在于我們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只需一個小小的角落即可看到盎然生機,每一天都能享受生命成長的喜悅,感受無與倫比的種植體驗。這還是絕佳的親子時間,為遠離自然的孩子們提供啟蒙教育的機會,讓他們觀察到植物發芽成長的自然過程,從小培養關注飲食健康的生活方式。”現場,歐陽應霽和朋友們分享的是用這臺小機器種出來的豆芽菜、小麥苗、蘿卜苗、空心菜苗等做成的沙拉、果汁和壽司,如果發揮一些創意,還可以有更多的料理方式。你看,這臺機器首先給人的印象不是刻板的環保機器, 卻是新鮮有趣的玩具。玩,同時收獲快樂、健康和環保,何樂不為?
“寶貝窩WoBabyBasics”是一個相當有愛的品牌。創始人潘潔詠在她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后,于2007年在上海創立了這家專門從事有機環保服裝的外資公司。作為一位建筑設計師、環保主義者及家長,她融合三者所積累的經驗,重新塑造了兒童基本款服裝。“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及他們的需求激發了我們的靈感,我們的系列注重產品的品質、舒適度,及獨特的功能性細節之間的完美融合。”比如潘潔詠注意到孩子通常在腋下被抱起,因此她特意在童裝的腋下采用三角片,以便孩子舒適、活動輕松自如。三角片的采用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剩余邊角料,避免將其扔進垃圾桶。不僅如此,設計師設計和生產環節盡最大限度減少浪費,盡可能簡化包裝,且只采用可降解和再循環材料。原料都采用不含化學物及合成殺蟲劑的有機棉和環保纖維。每一款服裝都一如既往的選用未經處理,未經漂白及未經染色的面料。值得一提的是,寶貝窩獨特的“舊衣回收”計劃致力于通過童裝回收來減少垃圾產生。當孩子長大,服裝尺寸過小后,客戶可以把這些舊衣服送回來,這些衣服或者送到當地的慈善機構,或者通過其他適當的方式進行循環利用。每年,寶貝窩組織創辦兩次環保設計展,旨在喚起大家的環保意識,使人們更輕松的在日常生活中選擇環保的生活方式。
事實上,寶貝窩還涉足了公益慈善的其他領域,但就環保而言,將真正天然的面料和更符合環保方式的設計給孩子,讓家長放心,讓孩子舒心,讓所有人開心。海報上孩子們天真無忌的笑容或許就是最好的證明。
新幸福主義與愛情
環保主義者的愛情是怎樣的?或許愛情與環保真的沒有關系,但是如果經由愛情的力量去分享、促成或推進了環保與公益,那你必不會懷疑這份力量的真誠與強大。
2010年2月中國首例公平貿易婚禮在香港舉辦。新娘陳樂叢是上海樂創益公平貿易發展中心的總干事,新郎莊時偉是北京多家公益機構的志愿者,他們在公益項目交流會上認識,也以公平貿易主題婚禮見證完滿了他們的愛情。公平貿易婚禮指新人在婚禮中盡可能使用公平貿易產品,環保元素也盡可能多地貫穿其中,比如陳樂叢的這場婚禮中所用的蛋糕、紅酒、咖啡、茶和點心均由香港公平棧提供,絕大部分是公平貿易的有機生態食品。2年前還有一場梁漱溟鄉建中心的集體婚禮令人印象深刻。北京郊區的郊野休閑園,5對NGO新人因為公益而走到了一起,聽他們的故事,仿佛活生生的幸福教科書。他們彼此的愛,以及對于環保、公益的大愛,無不令人動容。他們的婚宴也采用生態環保的有機食品,這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潮流。
當然,有趣的環?;顒?、人物、故事還有很多。我希望當人們提及環保的時候,除了憂慮,還會浮現笑容。環保也可以很好玩,很有趣,很難忘,很激勵人心。而如何獲得真正的快樂,我毫不懷疑環保和公益是一條直擊人心的路途。在這個“神馬都是浮云”的年代,真心希望環保不是浮云,公益不是浮云,快樂不是浮云!
特別聲明:本文部分內容選編自《社會創業家》雜志,本文于媒體刊發和轉載的所有收益將通過《社會創業家》雜志用于適當的公益用途。
他們說
我們可以少拿一點工資,因為,我們收獲的這種快樂,這種幸福,真的是商業領域的人很少能得到的。
—南都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徐永光
(您做公益的精神動力是什么?)老實說,是出于私心。我可以到處旅行又安全,可以凌晨兩點鐘走路回家也不害怕??梢院屯耆吧娜碎_心地聊天??梢院陀胁煌敕ǖ娜碎_放的文明的討論??梢該碛羞@么多別人未曾體會的生活的美好而不感到內疚。這一切都使我快樂。我的工作使人們不用去偷去搶,也沒有疑問和憎恨。這會創造一個我更樂于活在其中的環境。
—美國微碳基金會項目官員何丹娜(Dannan Hodge)
也許雷勵就是一個集中的、濃縮的、狂風暴雨般接受新鮮只是與不同觀念的洗禮的、超常的喜悅與感傷都匯聚于此的戲劇般的人生片段。我不能肯定這樣一段是否真的具有改變一個人的人生的力量,但我認為至少這段經驗會播下許多奇妙的種子,她們會在你今后的天地里開枝散葉,參天成林。
—參加雷勵遠征行動的環保熱心人士張振輝
一江一城市,一洲一世界。一水之隔,城市是城市,自然是自然。曹姑洲不是天堂,比不上城市的便捷與繁華,然而這塊江中聚沙而成的小島,卻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巧妙地將城市中人與大自然聯系了起來。親手勞作,養雞種菜,使習慣了工業文明的我們覺察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一針一線物力維艱,更多的是回歸大地母親懷抱的溫馨與柔軟。
—參與蕪湖生態中心活動的環保熱心人士周翔
上海通用每天要生產和銷售幾千輛新車。作為企業領導人,在喜悅的同時我又感到深深的擔憂。汽車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但是解決能源和環保這兩個問題,是關系到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前提。
—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丁磊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