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危機與減肥誤區
目前,全球肥胖率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因此一項大規模的減肥計劃肯定會是一項針對全人類的行為改變試驗
責任編輯:朱力遠
為什么大多數減肥方法以失敗而告終?
減肥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只要攝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就行。但是如果真有這么容易,肥胖就不會成為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全球首要健康問題
當我們通過節食和運動減肥時,不幸的是,事情的發展常會背離我們的初衷。隨著體重減輕,我們的饑餓感會越來越強烈,食欲會越來越旺盛,對鍛煉這種事會越來越厭煩
減肥是一項可以學習的技能。不管你怎么減肥,都要改變自身的行為和習慣。堅持時間的長短是減肥是否有效的決定性因素
目前,全球肥胖率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因此一項大規模的減肥計劃肯定會是一項針對全人類的行為改變試驗
很多人都想靠節食和加大運動量來減肥,但往往事與愿違,因為他們走入了誤區。
美國人特里·史密斯今年49歲,體重接近320千克,可能是世界上最重的女人。因為肥胖,史密斯的身體十分脆弱,吃飯、洗澡等一切日常生活只能在床上進行。 (CFP/圖)
我們都很清楚,肥胖已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如果這種趨勢繼續發展下去,肥胖很快就會超過吸煙,成為美國導致過早死的最大單一性因素,而且還會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使醫療費用升高。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隨著美國人變得越來越胖,已有1/3的成年人患上了肥胖癥,還有1/3的成年人超重?!睹绹t學協會雜志》(JA M A)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肥胖每年都會導致16萬多個“預計外”的死亡人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稱,由于生產力喪失和醫療費用增加,平均每個肥胖者每年會給社會造成七千多美元的損失。依照性別和種族的不同,對于一個體重超重70磅(約31.5千克)甚至更多的人,單是在醫療費用上的額外花銷最多可達3萬美元。
逼人的形勢,讓我們急迫地想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多余的脂肪為何如此難以擺脫?似乎不應該這么困難啊。減肥的基本原理很簡單,而且廣為人知:只要攝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就行。但是,如果真有這么容易,肥胖就不會成為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全球首要健康問題。
人類曾長期面臨饑荒威脅,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的祖先進化出了攝取高熱量食物的本能。因此,到了充斥著各種銷售信息和大量廉價、高熱量垃圾食品的現代社會,人們要想減肥、保持苗條的身材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幾乎每個試著節食減肥的人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失敗——2007年,美國心理學協會回顧了31項節食研究發現,多達2/3的節食者會終止嘗試,而且他們此時的體重比節食前還要重。
科學的“炮火”已對準了這塊難啃的“陣地”。為了研究肥胖的代謝、遺傳和神經基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每年投入近8億美元。在2011年資助的肥胖研究計劃中,NIH依次列出了有希望取得成功的研究途徑:構建能顯示特定組織中蛋白質功能的動物模型;弄清大腦內部以及大腦與其他器官間的信號傳導通路;鑒定與肥胖相關的基因變異;闡明調節代謝過程的表觀遺傳機制。
這項研究計劃已經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在人體內,蛋白質如何相互作用,從食物中提取和分配能量,并產生和儲存脂肪;大腦如何告訴我們肚子餓了;為什么有些人似乎生來就比別人更容易變胖;接觸特定食物和有毒物質有沒有可能改變和減輕某些發胖因子的作用。這一計劃也為制藥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潛在靶標,用于開發新型減肥藥物。遺憾的是,該計劃依然沒能阻止肥胖癥在全球的流行趨勢。
也許在未來某一天,生物學會給我們提供一種神奇的藥丸,它能調節新陳代謝,讓我們消耗更多的熱量,或者重新設置我們對食物的內在欲望,讓我們更喜歡花椰菜而不是漢堡。但在目前,解決肥胖問題的最好方法,或許只能建立在已發展了五十多年,效果在數百項研究中已得到證實的行為心理學方法之上?,F在,一項新研究已在對這些歷經考驗的可靠技術進行精細調整,使它們能在更廣泛的人群中發揮更好的效果,而這些技術也受到了新一輪的關注。正如NIH在它推出的戰略性肥胖研究計劃中所提到的:“對于社會和行為因素如何影響飲食、生理活動和久坐行為(即長時間不活動),一些研究發現正在產生全新而重要的見解。”
事與愿違
很多人都想靠節食和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