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美元的“打工寶貝”如何造就?大熊貓留洋記
今天,每輸出一只留洋熊貓,國家可以獲得大約100萬美金的科研經費,并允諾用以支持熊貓的保護事業,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終于可以為自己打工了。
責任編輯: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作為國寶的大熊貓,從最初承擔外交使命的國禮,到后來創造外匯的租借生意,再到如今以科技合作為名義的輸出,一路并不輕松。今天,每輸出一只留洋熊貓,國家可以獲得大約100萬美金的科研經費,并允諾用以支持熊貓的保護事業,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終于可以為自己打工了。
對許多國家而言,能夠從中國引進一只熊貓是一件值得欣喜若狂的事情。然而,2011年初,當中英兩國達成協議,由愛丁堡動物園引進一對中國熊貓時,事情卻起了變化。
英國動物保護組織“生而自由”基金會指斥引進熊貓實質是“剝削動物”,“蘇格蘭不需要熊貓,熊貓也不需要蘇格蘭”。當地媒體質疑的焦點還指向租賃熊貓所產生的數百萬英鎊的昂貴花費。
中國駐英大使館于2月8日批駁這種說法既不符合事實,也有失公允,并稱大熊貓赴愛丁堡動物園落戶,代表了中國人民對英國人民的友好感情,有利于大熊貓種群的保護。
這只是大熊貓半個多世紀留洋途中的插曲之一。作為國寶的大熊貓,從最初承擔外交使命的國禮,到后來創造外匯的租借生意,再到如今以科技合作為名義的輸出,一路并不輕松。
今天,每輸出一只留洋熊貓,國家可以獲得大約100萬美金的科研經費,并允諾用以支持熊貓的保護事業,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終于可以為自己打工了。
百萬寶貝俱樂部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一種雙方的默認,我們搞科研,對方給點錢。”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打工群體可以享受這樣的待遇:國家首腦出面接洽,警車開道專機運輸,狂熱粉絲夾道歡迎,報章電視連篇累牘。而對于國寶大熊貓,這樣的待遇卻是常態。今天,這種常態之上又加了一個新的標簽:年薪百萬美元。“熊貓送出去,國家肯定是要有所收益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助理王成東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通行的費用是每只每年100萬美元,個別國家可能會因為特殊原因低一些。
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比力”和“仙女”已被隔離。根據中日簽署的保護大熊貓研究合作協議,今年2月,這對五歲的小夫妻將被借展到日本,未來十年,它們將在東京的上野動物園供人參觀并生兒育女。作為回報,日方支付共計950萬美元的費用。
外人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