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回應“國企上交紅利過低”的質疑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公開回應了近期輿論對于“國有企業上交紅利存在過低”的質疑,稱國企利潤通過投資形成了新的凈資產。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日前公開回應了近期輿論對于“國有企業上交紅利存在過低”的質疑。
據中新網報道,對于外界質疑國企上交紅利過低,邵寧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國有企業的利潤實際上通過投資形成了新的凈資產。在“十一五”期間,中央企業的凈資產平均每年增長15.6%,五年幾乎翻了一倍。
邵寧表示,2010年國資委監管的央企利潤總額約是1.1315萬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是5621億元。據測算,“2010年國有資本收益測算值是600億出頭,與2009年同口徑中央企業315億元的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相比,增長幅度差不多將近一倍。”
利潤近2萬億元,上繳440億元
此前,《人民日報》等媒體質疑國有企業利潤過高,而上繳紅利占其利潤比重過低,引發輿論關注。
“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