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是特殊人群?
“京十五條”的調控政策出臺,帶來了兩大疑問,一是限制外地居民購房,是否有戶籍歧視的嫌疑;二是政府限制市場交易自由是否合法。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京十五條”的調控政策出臺,帶來了兩大疑問,一是限制外地居民購房,是否有戶籍歧視的嫌疑;二是政府限制市場交易自由是否合法。
“當時還傻著呢。”小由總是這樣評價自己當年本科畢業時的選擇。外地生源的她畢業于北京名牌大學法學院,沒有選擇繼續讀研,找工作沒關心戶口問題,她進了一家不算大的律所,戶口檔案則回了原籍。
不巧,小由踏進律所實習的第一年就遇北京出臺新政,要求在京律所的實習人員必須檔案在北京。沒有多想,為了留在北京,為了繼續從事自己理想的律師執業,她托關系在老家找了一家律所掛靠實習,而人還在北京干活。
眼見一年的實習期到,就要取得律師執業資格,小由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誰知此時北京的政策又是一轉,外地執業律師進京也需要檔案在京了。“都趕上了”,有些無奈但沒有遲疑,小由又在為自己的檔案進京想著各種辦法。“據說現在很多人讀個博士學位出來,就有戶口指標了。”她最近常會想起自己當時沒有堅持讀研的決定。當北京市的戶口指標越來越向高級人才收緊時,像小由一樣的本科畢業生將越來越難站得住腳。
戶口這件事最近也成了小由和軍人男友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兩人剛剛交往不久,卻早有戰友提醒男方沒有找北京女孩的種種不利。按照部隊的政策,如果算是“京婚”,結婚之后就可以直接分房子了。而如果女方是非北京戶口,則只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