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是向德國學習的時候了
德國人或許沒有華爾街這樣花里胡哨的創新,但質量優異也能勝出。優秀比創新更加重要。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德國人或許沒有華爾街這樣花里胡哨的創新,但質量優異也能勝出。
德國運氣好。中國經濟增長快,而德國所生產的許多產品正是中國所需要的。豪華汽車、精密儀器和車床,乃至嬰兒用品,都深受中國顧客的歡迎。中國高級官員的正式配車也是德國的品牌“奧迪”。日本與德國的產品有重疊之處,日本與中國離得近,對華貿易本來更有優勢。但日本短視,缺少政治智慧,盡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所以德國走運,有了更多的商機。
但德國也不完全是憑運氣。德國的產品非常精良,比中國的好,比美國的也好。德國的技校教育保證了其產品質量。德國孩子10歲或11歲便開始分流,五分之二的學生有可能考上大學,而另外五分之三的學生進技校學習,半工半讀。德國共有35個技工行業,從園藝到吹玻璃,應有盡有,是行行出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