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墻里的“老外”
在東莞石碣鎮新洲島,一方彈丸之地,吸納了來自49個國家,操著25種語言的數百外國人。這里不是聯合國機構,這里是外籍犯監獄。
責任編輯:王剛 實習生 王媛媛
在東莞石碣鎮新洲島,一方彈丸之地,吸納了來自49個國家,操著25種語言的數百外國人。這里不是聯合國機構,這里是外籍犯監獄。
在這里依照一部1994年出臺的監獄法,管理著40多個國家的犯人。獄警們要把萬國罪犯改造成合法公民。“合法公民,合哪個國家的法呢?”這讓人有些犯難。
上海市某監獄為了讓外籍服刑人員在中國監獄歡度西方傳統佳節。外籍服刑人員和監獄干警在聯歡會上表演跳舞節目。 (IC趙昀/圖)
拉瓦錫的余生從東莞開始。從前,他是活躍在廣州三元里一帶的“國際倒爺”,烏干達人。家里生了一堆孩子,上中國淘金來了。每天拖著一大袋衣服來去,吃力,來錢慢,直到某天有人教給他一樁賺錢的買賣:海洛因。
也許是老家烏干達戰亂頻繁,販毒算不上什么要命的事,又或者拉瓦錫頭一回知道海洛因是啥玩意,總之,他被抓了,被判了無期徒刑,最后被送到離家萬里的東莞石碣鎮一座孤島上度過余生。
孤島叫新洲島,聽起來像是“國際旅游島”:一方彈丸之地,吸納了來自49個國家,操著25種語言的數百外國人。
不過很抱歉,這里不是聯合國機構,這里是外籍犯監獄。
監獄看上去很整潔,像一所全日制學校,除了鐵閘門、高墻和哨兵。里面的教室、宿舍,都是上個世紀的犯人們自己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島上如今僅存著2座廢棄的水泥廠,陰森得像個廢棄的古堡,20世紀初法國傳教士建造的麻風病院,在監獄另一端的雜草中荒蕪。
1988年以前,這里幾乎是一座荒島,少人接近。1989年開始,這里成了新洲監獄的所在地,開始零散關押外籍囚犯。1996年,監獄更名為東莞監獄,正式成為廣東省境內關押男性外籍罪犯的監獄之一。
倒AV,判了15年
大部分外籍犯都因販毒而“進宮”。有些犯人頭一遭來中國,帶著毒品剛下飛機,就被逮進了“號子”;尚有辨不清國籍的,一過海關就把護照給撕了,至今身份不明。
中國刑法規定,外國人在中國犯罪應接受中國法律管轄,漸漸地,周邊國家犯人都被聚集到這里。
大約在1996年,東莞監獄羈押了第一個外國犯人,來自尼泊爾的毒販。往后,2002年中國加入WTO組織,東南亞外籍犯越來越多,達數百人。因地緣文化接近,這批外籍犯還算通情達理,監獄管理的難度尚未凸顯。
在東莞監獄的獄警們看來,真正的麻煩始于2007年,非洲、中東籍犯人相繼擁入。比如拉瓦錫,大部分外籍犯都因販毒而“進宮”。有些犯人頭一遭來中國,帶著毒品剛下飛機,就被逮進了“號子”;尚有辨不清國籍的,一過海關就把護照給撕了,至今身份不明。
很多人認為自己被關得莫名其妙——最叨叨的是尼日利亞的麥克。去年,他批發了4000多張AV光碟預備銷往非洲,在白云機場被攔截,獲刑15年。他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