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睢寧“一毛錢維穩”發給書記縣長的四萬條求助短信九成辦結
自從2008年8月向社會公布手機號碼,睢寧縣書記王天琦和縣長王軍已經收到各種短信39595條,辦結了其中的90%。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郭力 資訊 陳斌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一位老人發短信給書記王天琦說:“你能解決我的問題,就是為民辦事的王青天,否則就不是。”原來老人和一位老太太互相看中,準備辦喜事,卻遭雙方子女反對,于是要王天琦幫忙解決。王天琦不得不把婦聯主任找來,讓她撮合撮合。
睢寧縣“短信問政”能否避免“人走政息”,還是未知數。 (梁偉馳/圖)
2010年12月底,江蘇睢寧縣伙房村的陳計生給睢寧縣委書記王天琦發了條短信,說是干旱無水,小麥快旱死了。當晚7點,他就接到了農業局的電話,告訴他已經通知了水庫管理處,馬上就放水。
這是陳計生第二次給王天琦發短信。上一次是2008年8月,他買到了假農藥,主管部門卻不幫他處理,只好發短信投訴。三小時后,縣紀委和他聯系,并派人陪他們找生產廠家索賠。
有事發短信,似乎已經成為睢寧人的一句口頭語。自從2008年8月向社會公布手機號碼,書記王天琦和縣長王軍已經收到各種短信39595條,辦結了其中的90%。
真假短信引發“短信問政”
睢寧縣的“短信問政”,起源于一條假短信和一條真短信。
2008年7月底,有人給縣委書記王天琦發短信,說有外地客商在睢寧遭到毆打。王天琦立即落實人調查,發現不過是一場買煎餅引發的普通爭執。
其后半個月,這條虛假短信成了睢寧最大事件。8月7日,當地報紙《今日睢寧》用兩個整版剖析這條短信,發信人也受到了治安處罰。一條虛假短信,被上升到了“轉化民風”和“軟環境治理”的高度。
與此同時,一條真短信則成為這組報道的注腳。有短信向王天琦反映,該縣威尼斯商城一家快運公司深夜卸貨擾民,有關部門不理不睬,居民只好堵住商城入口。這一事件后來直接導致縣環保局長被免職。
一周后,《今日睢寧》刊登了對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長袁邦慶的采訪,袁稱受王書記和王縣長的委托,向社會公布書記、縣長的手機號碼:歡迎群眾反映問題。他同時提醒,縣主要領導有時開會、接待陪同省市領導工作很忙,大家反映問題打電話有時可能領導不便接聽,因此如果確需直接向縣主要領導反映問題,盡量以短信或書面形式反映。
前述受過治安處罰的發信人也在報紙上現身說法。在這篇題為《我們應該怎樣向縣領導發短信》的訪談里,他說:“這次事件中我雖然受到的待遇有些不公,內心有點郁悶,但只要王書記肯定發信息反映情況這種辦法,我還是會發信息給王書記的。”
四天后,《今日睢寧》報刊登了全縣所有副科級以上干部的手機號碼,該報一時洛陽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