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人最愛的是符合好萊塢標準的電影——第83屆奧斯卡獎觀察
奧斯卡的頒獎典禮給出了有趣的提示:它證明了成功跟影片主題的關系沒那么大,更在于制造的模式。奧斯卡投票人最愛的,還是乖巧的、符合好萊塢機器生產的電影。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陳識 蔣瀟
誰都知道,好萊塢是間巨大的工廠,是史上最大的機器,用來生產各類大眾消遣,包括電影。但這間工廠究竟是什么,是怎樣工作的?奧斯卡的頒獎典禮給出了有趣的提示:它證明了成功跟影片主題的關系沒那么大,更在于制造的模式。這個提示并不符合我們通常對好萊塢的兩極式評價——有人認為它專事生產華麗壯觀的弱智電影,有人認為它是創造力的最高峰。
《國王的演講》打敗了《社交網絡》和《盜夢空間》,成為奧斯卡大贏家。主演科林·弗思在領獎臺上打趣:“我的五臟六腑都在肚子里歡快鬧騰。要是我的兩條腿也開始鬧騰,那可就麻煩了。” (南方周末資料圖片)
在北京時間2011年2月28日舉行的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國王的演講》是大贏家,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湯姆·胡珀)、最佳男主角(科林·弗思)和最佳原創劇本(戴維&mid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