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灰霾天年奪命三十萬專家吁嚴防霧都劫難重演
國際通行的衡量空氣污染的標準,是測量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懸浮微細粒子。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20微克。中國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以下,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以上的空氣中。
“如果許多城市的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排放量仍然以目前的速度增長,那么到2010年,這些城市的空氣將很難保證人類的正常呼吸”
■目前實行的空氣監測標準還是1996年制定的,嚴重落后于形勢。直徑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沒有列入監測指標,而這恰恰是毒性最強的顆粒物
■國際通行的衡量空氣污染的標準,是測量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懸浮微細粒子。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20微克。中國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以下,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以上的空氣中
從維多利亞廣場上俯瞰廣州,灰霾把城市籠罩得如同一個充滿霧靄的森林?!蔷?攝
3月下旬開始的幾場春雨,讓珠三角地區的城市暫時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中央氣象臺在網上的天氣資訊提示:廣州空氣質量狀況有利于空氣污染物稀釋、擴散和清除,可在室外正?;顒?。
和中國的許多城市一樣,在3月的多數日子里,廣州依然與明媚的春光無緣?;颐擅傻奶炜諑Ыo人們灰蒙蒙的心情,對此大家似乎已習以為常。近年來,“灰霾”這個詞在各種媒體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僅2007年12月,廣州的灰霾天就達到22天。
對很多市民來說,灰霾天氣帶來的是憋氣、咳嗽、頭暈、乏力、惡心和壞脾氣。去醫院的患者一下子多起來。
世界工廠的代價
3月10日至11日,廣東省出現大范圍灰霾天氣,氣象部門發布了灰霾預警信號。
行駛在廣深高速上的吳杰一邊駕車一邊抱怨,“汽車在大白天行駛也要打開車燈,人就像一個白內障患者在陰天里行走。”車窗外,是距廣州20公里的東莞麻涌。這一帶煙囪林立,蔚為壯觀。
當一批又一批農民工涌入城市時,他們卻沒有料到城里人在污濁的空氣中低質量地生存著。在空氣更加惡劣的車間里,他們更是以健康的透支為代價換取微薄的收入。
記者走進東莞的一家工藝品廠,車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