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越走向民富的坎

又是一年兩會時。今年兩會的一個重點是審議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如果用一個詞概括規劃,那就是“轉型”;如果再用一個詞解釋轉型,那就是“國內消費”。

責任編輯:吳立波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又是一年兩會時。今年兩會的一個重點是審議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如果用一個詞概括規劃,那就是“轉型”;如果再用一個詞解釋轉型,那就是“國內消費”。

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市場”,樂觀者如摩根士丹利的亞洲非執行主席斯蒂芬·羅奇。他預測,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很可能引發“現代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消費浪潮”,不僅惠及東亞,也將帶動美歐。

然而,中國的學者更多是審慎樂觀。一個強烈的共識已經形成:不改變政府占有社會70%資源的現狀,轉型無法完成;不改變政府和百姓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中國也不會形成一個龐大穩定的中產階層,從而可以像日本和韓國那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從國富走向民富,到底要經過什么坎?我們該如何可以跨越?本報試圖做個簡單勾勒。

(資料圖片)

經濟減速,收入如何倍增?

能否從國強轉向民富,未來5年將是關鍵。

在近期結束的地方兩會中,已經有江蘇、湖南、陜西等省明確把“居民收入倍增計劃”納入當地的十二五規劃。同時,這三個省都把2011年的GDP增速下調,江蘇的GDP增速擬從去年的13.5%下調至今年的10%左右,湖南和陜西則從14.5%分別調低到12%和10%以上。

陜西省代省長趙正永更是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陜西發展的主題是“富民強省”,首次把促進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擺在全省工作的首位。

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國際國內新形勢下,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得不從外需(出口)轉向內需,尤其是轉向內需中的居民消費。十二五規劃在提及中國經濟轉型的拉動力時,第一次把“消費”排在了投資和出口之前。而這也正是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核心所在。

而向以居民消費為主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