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肉羹湯和韭菜花
對很多華北人來說,咸味從韭菜花中來,是最正常的念頭,正類皇帝認知中的肉與飯。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王倩茹
對很多華北人來說,咸味從韭菜花中來,是最正常的念頭,正類皇帝認知中的肉與飯。
名與實之間,常常是有距離的。很多時候,說話和聽話的人,多是依托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表述;異時異地,那意思便不容易明白。學歷史的人,每為此揪心,甚或超過看中國足球。
話說以前有位皇帝,聽臣子奏報說天下大饑,老百姓沒飯吃,甚感奇怪,問曰:他們何以不吃臊子肉做的羹湯?后來有紅軍到了華北,經常缺鹽。有同情紅軍的貧下中農也甚感奇怪,問曰:他們何以不放韭菜花?
古時的皇帝是名副其實的“肉食者”,生于深宮長于深宮,臊子肉做的羹湯,乃是日常的供奉。故對他而言,肉與飯基本就是同義詞。其所表述,正是依托自己的生活經驗,實話實說而已?,F在的電視劇頗好演義皇帝,劇中的皇帝越來越像革命文藝作品中的政委。即便如此,我們仍很少看見他們年少吃喝時,會被提醒說外面的人并不如此吃喝(若真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