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 退步人生:與“成功學”相向而行的人生姿態】換一種身份嘆歲月

他們有的曾在舞臺上贏遍掌聲,有的曾在商界叱咤風云。如今,他們卻放下所有名利,在一個全新的領域重新出發。在一縷白發、一雙布鞋的背后,可能都有著一個顛覆人生的故事。

在奔騰的大江大河中,他們是喧鬧的溪水;在深廣的蔚藍海洋里,他們卻成為寧靜的水滴。

江河何其激越,溪水何其洶涌,海洋何其遼闊,水滴何其晶瑩。

溪水一往無前,而潮水卻有漲有落。

對于形容自己的過去,他們總是顯得過于簡潔,甚至有些漠然。他們的漠然,很容易讓你忽略他們過去曾經華麗的角色身份。

他們有的曾在舞臺上贏遍掌聲,有的曾在商界叱咤風云。如今,他們卻放下所有名利,在一個全新的領域重新出發。在一縷白發、一雙布鞋的背后,可能都有著一個顛覆人生的故事。

1

這樣的故事,褚時健有。對很多人而言,這是一個顯赫的名字。他是個毋庸置疑的爭議人物。他作為“中國煙草大王”的過去,是和一個個數字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褚時健效力紅塔的18年中,為國家創造的利稅高達991億,加上紅塔山的品牌價值400多億,他為國家貢獻的利稅至少有1400億。

然而這些數字都被濃縮成了“過去”兩個字。十多年前,一封匿名檢舉信指控褚時健貪污受賄,屬于他的紅塔帝國驟然崩塌,然后,他從榮譽的巔峰猝然下墜,在眾人的驚詫和自己的無奈中,他倉皇退場。再后來,關于他的消息被封鎖,他說的每一句話也被掩埋于歷史之下。

如果換了別人,在這個已然沒有盼頭的年紀里,興許會選擇一個小地方,種種花、養養鳥、曬曬太陽,草草走完自己剩下來的路。然而褚時健沒有。他將自己的名字隱沒在一片荒山之上,然后帶著果園里豐收的冰糖橙,回到了公眾視野里。面對許多熟悉的面孔,他的淡然是屬于另一個褚時健的。那是一個山溝溝里種橙子的鄉村企業家,對著鏡頭會有些許不習慣,然而看著自己種的橙子,又會露出微笑。

許多人管褚時健的活法叫“退步”。與這種退步相對應的,是這些主角們眼里的人生加減法。什么是加?什么是減?這么一個簡單的問題,在他們這兒,有了不一樣的解讀。用名聲和財富裝點自己的人生,這是減法。在自己的名聲之上延續過去的輝煌,這仍是減法。只有打響自己的炮彈,在風生水起之際,肅然轉身,換一個地方,卸下金甲、輕裝再上陣。這才是他們眼里的加法。

2

在常人看來,這種“退步”,仿佛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蛟S用“轉身”這個詞來形容他們如今的轉變,更加恰當一些。他們的往后退,是一道加分題,在這道加分題的背后,他們的終極目標,是給自己再造一個新的角色,走一條和傳統成功學相左的路。

胡因夢為自己再造的身份是“胡老師”。形容她最為貼切的一句話興許是她前夫李敖說的—“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游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當年的風華絕代無處追溯,在鎂光燈前褪去一身華服,胡因夢選擇了穿起素色布衣,探索最深處的靈魂。如今在胡因夢這個名字前的頭銜是“身心靈研究者”。很多人不理解,她這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轉身,抑或叫轉型。但胡因夢管這叫成功,“我可能是轉型最成功的女明星。”胡因夢這么總結她的轉身。告別半生絢麗的她美麗依然,只是鋒芒收盡,遺留下來的,是“胡老師”安詳柔和的氣息。

相同的例子還有梁冬。從鳳凰衛視主持人到百度副總裁,這個轉身也算合情合理。然則,從公眾眼光中消失,然后用一年多的時間云游四方,接著拜著名的中醫鄧鐵濤為師,在小小的正安藥坊里做一個中醫總裁,這段經歷卻讓許多人跌破眼鏡。他說這出于他的興趣,并將一切歸結于家族的傳統,“我家祖上是小手工業者,爺爺是個玉器匠人,他在制造作品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快樂。”此時此刻,身穿麻布衣,腳蹬老北京布鞋的梁冬,沒有了屏幕上打雞血的口齒伶俐,眉宇間卻多了一份清醒。

更多的時候,再造的身份都是時勢所造就。陳丹青就是當中的典型。因為不滿高等教育的許多弊病,他憤然辭去清華教授一職,此事曾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但從教育界抽身的陳丹青,如今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而他在畫家之外的身份也更讓人心生敬畏。他冷靜而犀利的面孔從未像此刻一樣清晰,在體制之外,他敢于質疑社會現實,同時將自由的言論力量發揮到極致。脫離了教育界的捆綁,他如今是中國最敢言的知識分子之一。

3

事實證明,他們的后退,并不都是溫柔的姿態??此茰赝痰霓D身,其實卻擁有犀利的力量。無論是褚時健,抑或陳丹青,都在一邊以自己的姿態,隱匿于時代的喧囂之外,另一邊,則用更清晰的目光緊盯前方,給公眾留下一個硬朗的脊背。從上半場光鮮亮麗的角色中退出,重新過下半場清減的人生。這個身轉得是不是漂亮,由不得旁人來評說,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但毋庸置疑,這當中付出的代價總是巨大的。

吳清友把一輛車子開了足足18年。只為了他的一句誓言—“誠品一天不賺錢,我就一天不換車”。結果,誠品書店虧了整整16年。在許多人眼里, 他是個富有的人,他平坦的前路本該是這樣的—繼續鉚足勁賺錢,然后在適當年紀退休。但他卻選擇了另一條路。誠品今日已成為臺灣文化的標桿。對于當初的選擇,吳清友的解釋很簡單:“我只不過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很多人都說我從經營飯店餐廚設備到開誠品, 是內心的文化使命感所趨。實際上,這不過是我個人對生命的好奇探索罷了。”

張醒生,這位昔日愛立信中國區的執行副總裁在歷經商戰的數度洗禮后,成為環保人士中的一員。他發起了著名的“可可西里保護藏羚羊環?;顒?rdquo;,參與了中國臥龍保護區國寶“大熊貓”領養活動,以及“希望小學”建設的贊助活動……他顯然不是一個環境、生態或教育學家,但他將自己如今的身份詮釋得相當徹底。

別人眼中的倒退,在張醒生看來卻是進步。“我不希望人生的最后階段還是跟合同、商業打交道,我還是希望能和商業遠一點?,F在我所做的,是我近十年來最有意義的事。”

誰能說,這不是他在商界之外的另一種成功呢?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