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外交路線廣得人心”——代表委員眼中的撤僑
本屆“兩會”的代表和委員中,有一些人直接參與了從利比亞的撤僑行動——他們在會上透露了撤僑背后的細節。而另一些代表則為國家再一次表現出來的政治動員能力而振奮。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兩會”與撤僑,兩件政治大事兒“撞”上了。
按照2月初確定下的日期,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分別于3月的5日、3日開幕。同時,利比亞撤僑行動仍在進行中。
本屆“兩會”的代表和委員中,有一些人直接參與了從利比亞的撤僑行動——他們在會上透露了撤僑背后的細節。而另一些代表則為國家再一次表現出來的政治動員能力而振奮。
盡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還未將撤僑行動寫入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但這一行動卻成為代表、委員們在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討論的熱點之一。
2011年3月3日,在江西南昌車站,從利比亞撤至埃及回國的江西南昌籍工人們向迎接的人們揮舞國旗。 (胡國林/CFP/圖)
首次派出軍隊撤僑
2月底,解放軍“徐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