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乞兒童與女博士
當事者不知道或者有意忽略的是,他們的行為構成了對另外一些人的歧視和貶損,這使得他們的道德變成了不道德,言行構成了侵權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王倩茹
當事者不知道或者有意忽略的是,他們的行為構成了對另外一些人的歧視和貶損,這使得他們的道德變成了不道德,言行構成了侵權
在于建嶸先生發起“隨手拍解救乞討兒童”之前,我對人販子拐賣兒童致殘行乞的傳言深信不疑。這是因為此種行為滅絕人性,凄慘無比,令人難以釋懷。但是,一旦較起真來,你就會發現傳言只是傳言,沒有任何證據。以此作為依據來動員民眾,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同樣地,在看到“70%女博士遭‘潛規則’”的新聞之前,我也對很多女博士被導師脅迫性交易的傳言深信不疑。它符合當權者濫用權力的邏輯,也滿足了人們對于世風日下的想象。但是,當它成為新聞或者評論的時候,傳播者就應該具備基本的媒體素養,對它進行追查證實。
這則消息說,一位“前北大副校長”規勸自己的朋友說:“如果不想自己的女兒被……老頭玩弄,就不要讓她在國內讀博士”,因為“目前中國的博導&h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