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這次動的是真格——最嚴厲問責制度下的扶貧官員
廣東扶貧“雙到”工作從初期的政策、思想動員為主進入最嚴厲的行政問責時期。隨后,各地方紛紛跟進出臺問責細則,情況之細分,處理之嚴厲,堪稱廣東乃至全國扶貧史上之最。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王媛媛 范承剛
×××同志: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實行黨政一把手責任制……在全市上半年扶貧開發雙到考評中,你單位成績不理想,工作被動較差,希望你作為單位一把手,切實負起扶貧開發雙到主要責任,提高思想認識……立即行動起來……
這是2010年9月10日時任湛江市市委書記陳耀光和市長阮日生聯名發出的警告信,對象是該市在階段性考評中低于75分的幫扶單位。202個幫扶單位中,有55個度過了一個憂心忡忡的中秋節——按照該市出臺的問責實施辦法,如果他們的幫扶工作仍無起色,等待他們的將是整個單位干部凍結使用一年的罰單。
這一決定的依據是2010年9月由廣東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的《廣東省扶貧開發工作問責暫行辦法》。該辦法明確了官員的失職行為和相對應的問責方式。
這標志著廣東扶貧“雙到”工作從初期的政策、思想動員為主進入最嚴厲的行政問責時期。隨后,各地方紛紛跟進出臺問責細則,情況之細分,處理之嚴厲,堪稱廣東乃至全國扶貧史上之最。
一把懸在扶貧戰線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此形成。數以萬計的廣東扶貧干部如履薄冰地度過了問責紅線拉起后的一百多個日夜。
不好意思,我已經不是鎮長了
王清明是省煙草公司派駐連南三排村的駐村干部。由于以前有養豬的經驗,他成了村民的養豬指導員。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即使措施空前嚴厲,僅3個月后,觸雷事件還是發生了——湛江雷州三鎮官因幫扶單位無人駐村被集體免職。廣東媒體將其稱為“最嚴罰單”。
這三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