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兇猛,危機尚遠
投機力量當然可以借助市場趨緊的有利局勢抬高油價,但最核心的影響因素仍然是現在的供需關系和對未來供需的預期。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國際能源署的分析顯示,如果今年原油平均價格停留在每桶100美元,2011年中國進口石油花費將達到2060億美元,比去年增加近540億美元,這無疑會加大通脹壓力。
投機力量當然可以借助市場趨緊的有利局勢抬高油價,但最核心的影響因素仍然是現在的供需關系和對未來供需的預期。
南方周末:近期中東和北非的動蕩局勢給國際原油市場帶來了巨大影響,國際能源署如何評估這種影響?
法蒂赫·比約爾:現在局勢演變迅速,我們需要繼續密切監測和分析事態進展。截至本周二,利比亞每天160萬桶的原油產能中大約100萬桶產能已經關停。短期來看,這種短缺可以通過煉油系統的彈性調節和原油供應地的轉移來彌補。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他們做得很漂亮,再一次向世界證明關鍵時刻他們做好了擔任石油市場&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