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地震特輯】以碘“抗”核?或許有用,但沒必要

補碘能減少核輻射危害嗎?在某些情況下,確實如此。但大量的碘對人體有一定危害,所以是否服用以及用量都需得到專業指導。

補碘能減少核輻射危害嗎?在某些情況下,確實如此。但大量的碘對人體有一定危害,所以是否服用以及用量都需得到專業指導。日本政府有計劃地發放碘片,正說明這是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的防護措施。而在中國,目前還沒有受到核污染,請大家不要貿然服用。

流言: 碘片可以幫助降低輻射傷害。所以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之后,大家可以吃點碘片防身。

真相: 福島事件發生后,有一些碘同位素泄露出來?,F在,日本政府正計劃向核電站附近的居民發放碘片以降低核輻射造成的危害。這種做法,在核電站附近地區確實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對于中國公眾來說,這么做不但無法起到“防護作用”,反而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補碘可以防核輻射嗎?

補碘不能“防”核輻射,但可以減少對放射性碘的吸收。依據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資料,碘化鉀在保護人們免受放射性碘131的傷害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僅僅只能對甲狀腺起到保護作用,對身 體的而其它部位則是完全的無能為力。[1]

那么,碘化鉀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放射性的碘131是這次日本核泄漏事件釋放的有害物質之一。它有可能通過呼吸或者受污染的食品、水進入人體。CDC 稱之為“體內污染”(internal contamination)。我們的甲狀腺會將人體攝入的碘元素都集中到它那兒去,再用碘來合成人體必需的甲狀腺激素。這樣,放射性的碘131也就被富 集到甲狀腺里了。碘131進一步衰變所釋放的β射線會造成甲狀腺的損傷。如果是高劑量的接觸,會導致急性的甲狀腺炎;慢性和延遲效應則包括甲狀腺機能減 退、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發生。蘇聯曾經發生過類似的情況。[2]如果增大非放射性碘的量,放射性碘元素的吸收比重就會減小,一旦甲狀腺“吃飽”了碘, 在接下來的24個小時里就不會再吸收碘了,無論是放射性的還是非放射性的。在此情況下,進入人體的放射性碘131雖然沒有進入到甲狀腺內,對甲狀腺的傷害 減小了。但還是會產生一定的損害。不過相比之下,傷害會小一些。

請注意,碘化鉀也不能使人們免受其它放射性物質的傷害,例如銫137——這次日本核泄露的另一種主要的放射性元素。它也不能阻止放射性物質進入到我 們的體內,傷害我們其他的器官,例如呼吸攝入放射性物質首先接觸到的肺。它同樣不能阻止已經被吸收入甲狀腺的放射性碘131對甲狀腺的傷害。

所以,日本計劃實施的分發碘片是針對放射性碘131的,也僅僅只能是針對它。它可不能不假思索得用在其他沒有放射性碘131存在的放射性或核事故中。

目前,中國地區人員無需補充碘片

大量的碘對人體是有害的,短期可能會出現腸部不適、過敏反應(嚴重時可能致命)、出疹、唾液腺的炎癥,長期可能誘發和促進甲狀腺功能減退和自身免疫 性甲狀腺炎。只是這些不良反應相比放射性碘131的危害來說可以尚接受,屬于“兩害相較取其輕”的性質。也因此,對于是不是要服用、服用的量是多少、服用 多長時間都是需要嚴格控制的,應在當地的公共健康部門的指導下進行。沒有受到放射性碘131污染威脅的人不需要,也不能貿然服用碘片的。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福島的核泄露事件還沒有對中國本土造成實質性的影響。我國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對全國包括北京、上海、沈陽等41個城市的 輻射環境進行監測,空氣吸收劑量率截止15日上午9點均在正常水平。[3] 15日早晨,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組織專題會商分析認為:日本中北部區域在中低層大氣中風向由西南風轉西北風;高空大氣 主要以偏西風氣流為主。因此,未來三天(15日至17日)日本核電站核泄漏產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影響區域為日本中部、北部及其以東的北太平洋區域,對我 國沒有影響。另外,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根據洋流特征及14、15日的風浪預報分析,日本東部外海海流為偏東至東北流向和浪向。放射性污染物 將隨洋流及風浪向東北方向的北太平洋區域移動,對我國沿海無影響。[4]

大家不要貿然的服用碘化鉀藥物,否則反而可能導致身體的諸多不適和甲狀腺的疾病。

泄露的放射性碘131是怎么來的?

核電站的發電原理是利用了鈾235、钚239(存在于部分反應堆)的核裂變反應。這些重原子核經過中子碰撞后分裂成兩個或者多個原子核,同時放出大 量的能量。裂變產生什么樣的新原子核存在各種可能。不過由于原子力等原因,質量數90-95以及135左右存在兩個概率峰值,于是在實際中主要得到的是放 射性的碘131、銫137、鍶90、氙135、鋇133這些裂變產物。大部分放射性的裂變產物會先衰變成短半衰期的同位素,最終得到穩定的同位素。[2, 3]

(果殼網/圖)

由于是核裂變鏈式反應的第一級產物,所以放射性碘131的占比還是比較高的。加上它的半衰期不算短(8天),在核事故發生初期影響較大。放射性碘 131發生β衰變,產生的β射線是造成組織病變的罪魁禍首,這也使它成為重要的致癌核裂變產物之一。由于甲狀腺與碘的特殊關系,使得甲狀腺常常是受災較為 嚴重的部位。

結論:部分證實。 在放射性核泄漏事故發生以后,如果受到了放射性碘131的“體內污染”,服用碘化鉀可以降低甲狀腺遭受到的輻射危害。不過這種保護作用只是針對放射性碘和 甲狀腺這對組合。對其它的放射性物質、我們身體的其它器官都是沒有作用的。需要強調的是,過量的碘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只有在當地的公共健康部門確認需要 服用碘劑的情況下才能服用,用量和服用多長時間也需要得到公共健康部門的指導。

參考資料:

[1] CDC_Potassium Iodide (KI)

[2] Fission_product

[3] 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空氣吸收劑量率(2011年3月14日15:00 - 15日9:00)

[4] 中國氣象局

[5] Nuclear_fission

來源:(果殼網

網絡編輯:王茜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