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見地】改良性質的“改革”,還是結構性的“重建”
到底是改良性質的“改革”,還是結構性的“重建、重組”?難怪外國記者一頭霧水。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出于曾任翻譯養成的職業習慣,每當參加有英語翻譯的記者會時,我總是會把聽到的中文或者英文自己先在頭腦里翻譯一遍,再和大會翻譯的譯法比較一下。2011年3月15日聽溫家寶總理記者招待會,我發現了關于中國國家大政方針的兩個詞匯十分有趣的不同翻譯方法,這就是“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
當時美國CNN的記者問了溫總理一個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他用的是“political reform”,而外交部在為總理翻譯時,用的是“political restructuring”,而且在翻譯“經濟體制改革”時,用的也是“restructuring”。
“reform”的核心意思是“改良 ”、 使之變得更好 ;而“restructuring”是(打破現狀)在結構上“重建、重組”的意思。我就此問題請教了前駐英國大使、現任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會長馬振剛,他的意見和我一致,馬大使還特別指出:“restructuring”強調的是“結構上”的重建和重組??墒?,中國已多次明確: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怎么是“結構上”的重建和重組呢?這兩個單詞都是“改革”,可是英語里的意思卻不同,在西方政治學和中國特色政治學里,涵義更是大不相同。
到底是改良性質的“改革”,還是結構性的“重建、重組”?難怪外國記者一頭霧水。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