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建房,政府旁觀?

民企自掏腰包為困難員工建房,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低價占有公共土地資源,分給了不該分的人,顯然有失公平。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房價逐年高漲、民工短缺的現實面前,企業自建房已成潮流。民企自掏腰包為困難員工建房,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低價占有公共土地資源,分給了不該分的人,顯然有失公平。

企業迫切需要為員工建房,但又希望政府在用地上給予支持,以降低成本。 (梁偉馳/圖)

在今年兩會上,一份特別的提案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九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輝球建議,在已經完成討論稿起草并將公開征求意見的《住房保障法》中,寫入“支持企業自建廉租房”的條款。

企業家從自己的口袋里掏錢為員工建房,為何需要政府支持?怎么支持?

黃輝球的提案中是這樣表達的:因這種住房不以營利為目的,建議“將其納入國家廉租房建設用地體系,在用地上給予支持”。

他在向其他代表征集簽名時,也得到了熱烈回應。在他的建議背后,簽名的代表已有15人,其中包括格力總裁董明珠,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洪先,韶關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子權,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黃陽旭等。

這似乎是企業家的一種普遍愿望——在房價逐年高漲、民工短缺的現實面前,企業要維持人才上的競爭力,不得不滿足員工的住房需求。將企業自建房納入國家廉租房建設用地體系,即意味著企業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來為員工提供住房。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并不贊成走回福利分房的老路,“當下很多企業老板呼吁的是什么呢?我感覺就是想給土地改性質,工業變住宅;或者是想有地就能建。這不就走回福利分房的老路了么?而且土地是國家的,是公共資源,如果能隨便使用,就會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但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仍然按照國家的保障房標準體系來操作的企業自建房,還是應該鼓勵的,比如只能分給符合保障房條件的職工。“或者你不愿意按這些規定來,你也可以參與招拍掛,購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