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評價”真的客觀嗎?——與葉永烈先生商榷

本文假定葉先生所提出的資料的本身是真實的、可信的;但是我認為,這些資料并不足以支撐葉先生的三點客觀評價。我甚至進一步認為,由這些資料得出相反的結論,在邏輯上也是成立的。

責任編輯:劉小磊

葉永烈先生在2011年3月3日的《南方周末》上發表了《錢學森“萬斤畝”公案始末》一文,詳細考證了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披露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資料和所謂的內幕真相,得出了三點客觀評價。這三點客觀評價可以說是顛覆性的,與人們此前所知所議的相差甚遠。

“大躍進”時代,我還是個初中生,根本不知道錢學森先生在“大躍進”前后發表的那些文章。后來雖有耳聞,但在葉文之前,沒有讀過其中任何篇章。曾經是數學力學系學生的我,對錢學森先生自然敬仰有加。但對社會盛傳錢先生為“大躍進”推波助瀾的事,確有人無完人之感?,F在看到葉先生的長篇文章,解脫了圍繞錢先生身上的困擾,深感欣慰,自然樂見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是細讀全文,頗感失望。一個疑惑不由浮出腦海:葉文的評價真的客觀嗎?

竊以為,葉文所呈現材料是豐富的,但是葉文對這些材料的分析是粗疏的、隨意的。為了奔向預定的目標,葉文對材料采用抽筋剝皮、僅取其需的方法,甚至把最重要的、可能性最大的事實都過濾掉而排除在外。葉先生所得出的結論大可商榷,“客觀評價”難說客觀。

本文提出質疑的角度是關于葉文的證據采信和邏輯判斷,不涉及葉文資料的真實性問題,更與錢學森先生無關。也就是說,本文假定葉先生所提出的資料的本身是真實的、可信的;但是我認為,這些資料并不足以支撐葉先生的三點客觀評價。我甚至進一步認為,由這些資料得出相反的結論,在邏輯上也是成立的。

本文就此與葉永烈先生商榷,并向專家和讀者求教。下面逐一分析三點客觀評價。

葉永烈的文章引來很多爭議

葉永烈觀點一:“萬斤畝”在科學計算上是正確的

人們無法懷疑這個評價,但它是一個偽命題。葉文說:“正因為這樣,作為一位嚴謹的科學家,錢學森反復用計算尺計算了太陽光能轉化為糧食的數量。他1993年甚至得出‘糧粒’可以達到畝產10萬市斤的結論。”人們無從懷疑科學家計算的正確性,問題是這樣的計算有什么實際意義,它能說明什么。

首先,這個計算是建立在一個純粹的理論假設之上的,即農作物可以全部轉化照在大地上的日光能。這個畝產10萬市斤的科學結論同樣適用于沙漠,如果能滿足許多無法實現的假設的話。它是一種無用的正確,離實際相差太遠太遠。據此來制定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好比按照世界地圖來打隧道。人們還可以反復用計算尺計算,如果把太陽能全部利用起來,地球上還缺少能源嗎?葉文還認為,錢學森清楚表明了他對于萬斤畝的堅信,認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目前,全球水稻平均畝產大概接近300公斤,袁隆平先生希望,到2015年,我國的大面積畝產提高到900公斤。我相信,錢先生的那個科學計算,也許1000年以后可以實現。但那不過是畫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