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我的朋友薩科齊瘋了”
顯而易見的是,法國積極的軍事干預會為薩科齊從左翼的社會黨手中爭取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民群體:北非移民。
責任編輯:郭力 馬昌博 李梁
軍事打擊利比亞 為何法國最積極
利比亞的3月19日,漫長而不安。
聯合國安理會此前剛剛通過了1973號決議制裁利比亞,但卡扎菲的部隊仍在迅猛推進,反對派總部班加西岌岌可危。這天上午,卡扎菲上校還致信美國總統奧巴馬強調:“如果你們向前一步干涉我們的內政,你們將會后悔的。”他甚至稱呼奧巴馬為“我的兒子”。“就算利比亞和美國打了起來,上帝保佑,你還是我的兒子,我像愛自己的兒子一樣愛你。”他說。
但隨后他等來的卻是法國的戰斗機和英美海軍的戰斧導彈。“薩科齊用炸彈炸了巴布鋁阿齊濟耶!”反對派武裝的哨兵喊道。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人們歡呼起來,高唱“一、二、三,謝謝你,薩科齊”,因為巴布鋁阿齊濟耶是卡扎菲在首都的黎波里的豪宅所在。
從海灣戰爭開始,到空襲南聯盟、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人們或許已經習慣美國在世界上呼風喚雨。而這次是法國的飛機率先啟動,為什么?法國在安理會全力推動制裁法案,又是為什么?
利比亞班加西,當地群眾正在街頭游行。 (劉行喆/圖)
法國打響第一槍
對于薩科齊來說,針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必須由法國率先打響。向來以宣揚人權為己任的法蘭西,在近幾個月的北非浪潮中表現并不值得稱道。
法國前外長米歇爾·阿利奧·瑪麗居然在法國國民議會上發言稱,建議向突尼斯提供法國警察“舉世聞名的防暴經驗”,控制示威民眾。話音剛落兩天,突尼斯總統本-阿里倉惶出逃,阿利奧-瑪麗和薩科齊政府則陷入在“支持獨裁”的憤怒聲討中。
隨后法國媒體揭出,2010年底,阿利奧-瑪麗竟然應本·阿里的支持者邀請赴突尼斯度假,并免費乘坐私人飛機在突尼斯觀光游覽。今年2月27日,深陷丑聞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