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靈魂會聽到我們的聲音”——日本人怎樣處理震災遇難者遺體

扶棺的自衛隊員小心拂去棺材上的污漬,有些墓坑地面不夠平坦,隊員就將棺材重新抬出,鏟平坑底。每放下一具棺材,所有的隊員均列隊再次向死者敬禮。

責任編輯:郭力

扶棺的自衛隊員小心拂去棺材上的污漬,有些墓坑地面不夠平坦,隊員就將棺材重新抬出,鏟平坑底。每放下一具棺材,所有的隊員均列隊再次向死者敬禮。

為了避免過多地搬動遺體,用帆布完全封閉的運尸車總是盡量貼近發現遺體的地方。

為盡量減少家屬的不良情緒,他們被拒絕進入停放遺體的地方尋找親人,而由工作人員根據親屬提供的體貌特征比對。遺體完整的和遺體殘缺的被分別安放在兩處大廳。

放正棺木后,日本自衛隊士兵與遇難者告別。 (南方周末記者 秦軒/圖)

遇難者墓,正最后平整覆土。 (南方周末記者 秦軒/圖)

遺體安置所內的每一具棺木上,紙片上記錄著遇難者特征,盒子里安放了逝者遺物。 (CFP/圖)

24個墳頭都還來不及豎立墓碑,每個墳頭壓一根半米長的木條,旁邊伴著一束鮮花。

這里原本是日本宮城縣的一處垃圾處理場,現在被臨時改造為土葬公墓。3月22日,日本大地震后第12天,由于太多的遇難者遺體無法及時火化,災區各地開始將部分遺體土葬。

如何處理死難者遺體,這是宮城縣政府迫在眉睫的難題:由于缺乏燃料,當地火葬場被迫減少了每日火化配額。天氣漸暖,用來防腐的干冰因停電而無法足量生產。

新發現的遺體還在陸續運來,宮城縣政府臨時設立了“土葬部”,該部制作了有關土葬方面的指導手冊,并分發給各個災區的自治團體。根據日本《墓地埋葬法》,因為土地緊缺,一般的市町村內土葬都是禁止的。但這次事態緊急,只能破例。

“兩年內會挖出遺體重新火葬”

3月23日清晨8時,負責土葬的工人們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們共有4臺小型挖土機,已經挖好的4個長方形大坑各兩米寬,長40余米,坑內每隔1米放下一片1厘米厚的復合木板,用以隔開每一具棺材。

坑深80厘米,比正式的土葬要淺一半。“這里只是臨時埋葬,兩年內會挖掘出遺體重新火葬。”東松島市環境課的相澤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另有幾名工人正在丈量土地,約半個足球場大小的墓地全用石灰粉畫成了長長的格子。據相澤介紹,這片墓地準備臨時安葬1000人。目前當地找到的遺體尚不足700具,不過需要為更多尚待尋找的遺體預留空間。“這次安葬的總面積還不知道,也不知道總人數會是多少。”當地政府生活衛生課的松本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早間9時50分,數十名遇難者家屬陸續抵達,他們手里拿著鮮花以及由市政當局臨時開具的“土葬許可證”、一張同意依法埋葬的“誓約書”。工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