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難以承受之輕
納斯達克1996年有5556家公司,到2009年只剩下2852家公司。目前上市公司減少,收購兼并減少,許多所謂的高技術公司壽終正寢。
責任編輯:余力 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創業板是非常美好的故事,但只是故事而已。
“此曲胡人傳入漢,諸客見之驚又嘆。”自其被引進以來,資本市場的作用在中國得到不斷提升。創業板于是大行其道。
創業板的概念從美國而來,其運行流程如下:企業家有創新概念;風險投資基金投入資金,幫助企業家創業;產品成功之后,公司上市在創業板上市;私募投資基金售出其在公司中的股份,再拿出部分回報去投資新的企業。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創新,不斷創造,比爾·蓋茨這樣的創新英雄便會如雨后春筍一樣層出不窮。
創業板的重要性已經被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據說,創業板對中國的企業創新和升級有著關鍵的作用??傊?,創業板與我們的千秋大業聯系在一起。
非常美好的故事,但只是故事而已。問題在哪里?問題在于,如此孕育企業,周期太長,出欄企業太少,遠遠不能滿足私募投資基金的需要。
每時每刻,世界各地都有無數私募股權基金正在各地尋找企業,但私募股權基金所尋找的是可以立刻出欄上市的成熟企業。大部分私募股權基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