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隱憂
現在地方政府的思維可能是,先把保障房建起來,以后的償債問題、維修問題、配套問題、住得是否舒心的問題,就留待下一屆政府來煩惱了。
責任編輯:余力 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現在地方政府的思維可能是,先把保障房建起來,以后的償債問題、維修問題、配套問題、住得是否舒心的問題,就留待下一屆政府來煩惱了。
保障房政策作為國家干預房市供給的重磅政策,在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中粉墨登場。君不見地方要員被金牌急調入京,簽訂軍令狀,在今年11月份以前,必須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若不能完成任務,須問責行政長官;發改委表示,在十二五期間,要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使得保障房在所有住房的存量中占20%的比重。
保障房是用來保民生的,好事一樁。但要把想著的好事變成做出來的好事,難!特別是要把保障房做成“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難上加難!一不小心,保障房可能做成了鬧心房,結果苦了“寒士”,虧了政府,大家吃力不討好。
我們來看看,保障房可能會鬧了誰的心?
各個地方政府首當其沖。地方省份簽完軍令狀,各自領回去起碼幾十萬套的建設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