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謠“鹽”風波受益者?
此次全國性的鹽荒事件發生,不僅為股市上的游資提供了炒作之機,其更深遠的影響則在于,以“取消專營”為核心的鹽業體制改革會否因此終結。
責任編輯:肖華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這次短暫的搶鹽風波中,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那些爆炒鹽業股的私募基金,而是中鹽總公司。此次全國性的鹽荒事件發生,不僅為股市上的游資提供了炒作之機,其更深遠的影響則在于,以“取消專營”為核心的鹽業體制改革會否因此終結。
2011年3月18日,北京石景山區永輝超市,貨架上掛出了“相信科學,理性購鹽”的提示牌。 (新京報 郭鐵流/CFP/圖)
一周前,全國發生鹽荒事件,在中鹽總公司高喊“確保穩定供應,維護市場秩序”的同時,搶鹽風波鞏固了其壟斷地位,增加了它與力主“取消專營”者博弈的籌碼。
在這起事件之后,以“取消專營”為核心的鹽業體制改革會否因此終結?
2009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鹽業體制改革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當年11月,國家發改委體改司牽頭制定了鹽業體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征求意見稿)。但后來沒了下文。
中鹽總公司在全國22個省市共擁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46家,職員數量超過6萬,自稱“亞洲最大鹽業企業”,且“為全國4.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