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核輻射,中國總動員一周十道指令 一天五次上報
日本福島核危機后的這場全網聯動實時監測,是中國核輻射預警系統25年來“從未遇過”的一次超越了以往演習意義上的真正操練。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36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328個陸地輻射監測點,涵蓋了除河南外的30個?。ㄗ灾螀^、直轄市)的省會城市和青島、大連、丹東、威海等重點城市,此外,在核電站和各類核反應堆周圍還設置了28個國家重點監管的核環境安全預警站點……這些構成了中國核輻射預警網絡的雛形。
而日本福島核危機后的這場全網聯動實時監測,是中國核輻射預警系統25年來“從未遇過”的一次超越了以往演習意義上的真正操練。
3月17日下午南京祿口機場,江蘇省環保廳對剛從日本回來的一架飛機進行核輻射監測。 (邵丹/CFP/圖)
“我國環境輻射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影響。”自3月11日日本地震及海嘯引發核泄漏危機以來,中國國家環保部每天都向公眾送上這樣一顆“定心丸”。北京、上海、廣州等41個城市的居民甚至每天都可以在環保部網站上查詢所在城市環境輻射數值。
普羅大眾如此近距離、高頻次地知曉所在地的輻射水平,史無前例;權威機構如此主動、透明地披露敏感數值,也是史無前例。而“史無前例”的背后,一張密布全國的核輻射預警監測大網正徐徐露出真容。
標配與“私生子”
上海滬太路500號,毫不起眼的五層小樓是上海市輻射環境監督站的大本營。這一上海市環保局直屬的行政事業單位,過去是一個徹底的“冷衙門”,而這十幾天來卻熱鬧非凡。“這十幾天曝光率比之前所有年份的總和還要高。”1985年建站伊始即工作于此的汪名俠感慨。自3月12日國家環保部首次披露各地輻射水平以來,諸多媒體紛紛探營這個出具上海環境輻射值的唯一機構。
秘密藏在五層小樓的樓頂。一臺由美國公司生產的高壓電離室會隨時捕捉空氣中的γ射線輻射劑量,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