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事故四部曲:危機是怎樣一步步升級的

在人們為不斷出現的意外而疲于奔命之時,對于這場災難究竟是怎樣發生的,還有太多問題需要搞清楚。

責任編輯:朱力遠

序曲:重評抗震性能

在重新評估核電廠抗震性能的復審仍在進行時,大地震發生了。

2001年,日本東北大學的地球科學家箕浦浩二及其同事提出,仙臺地區的大海嘯每800到1100年發生一次。從大海嘯上一次襲擊仙臺的869年至今,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新一次海嘯的沖擊可能要到來了。

仙臺以南的福島第一核電廠擁有6個輕水作為冷卻劑的沸水反應堆,是世界上最大的25個核電廠之一。這個核電廠位于海邊,對于地震和海嘯的威脅,負責其運營的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自然有所考慮。

日本核電廠的抗震指標是以地面運動的強烈程度來衡量的。核電廠里都安裝有測量地動的儀器,一旦地面的加速度超過某一臨界值,系統會自動讓核反應堆進入停堆狀態。一般來說,自動停堆的臨界值相當于電廠正下方發生6.5級地震所產生的效果。

2000年日本發生了7.3級地震,震源在一個未知的斷層上,這促使日本原子能保安院全面重審1978年制定的核電廠抗震指南。2006年,保安院進一步要求所有核電廠在2008年之前重新全面評估抗震性能。

2008年3月,東電向日本原子能保安院提交了5號堆的抗震報告,隨后又給出3號堆和4號堆的數據。2009年7月,保安院給出評審結果,認為沒有問題,符合標準。這是初審。

在復審仍在進行時,大地震就發生了。

福島第一核電廠3號反應堆在事故中損毀嚴重。 (CFP/圖)

第一部曲:緊急停堆

地震發生后,正在運行中的1至3號反應堆自動停堆,但還是出了一個錯。

9.0級的東北地震發生在2011年3月11日下午2點46分(日本時間)。這立即促使四座發電廠的11個核反應堆進入緊急停堆的操作。其中大部分順利地在幾天之后進入冷停機狀態,但除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幾臺機組。

當時,福島第一核電廠3號堆所在位置的最大地面加速度達到0.52g(g為重力加速度),高于設計標準的0.45g。盡管6號堆的地面加速度也已經很接近設計標準,但在4號堆和6號堆那里,地面加速度仍然低于設計標準。1號堆、2號堆和5號堆的地面加速度數據未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正在運行中的1至3號反應堆自動停堆。對于輕水反應堆來說,這一過程就是在堆芯中插入能夠吸收中子的控制棒,使核裂變反應因為中子不足而逐漸停止。

一般核反應堆中的易裂變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