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如此“幫扶”可別幫了倒忙
學校、社會與政府想幫助“弱勢群體”,無可厚非,甚至非常必要,但前提是充分尊重“弱勢”權利,對方愿意接受。
責任編輯:史哲 蔡軍劍
大學畢業,應聘30份工作,全被拒絕;24個人一起去肯德基找工,23人被錄取,“我沒有被錄取”;想當警察,5個同去者中4人被錄取,“我也沒有被錄取”。2011年3月28日,在深圳的IT峰會上談及自己當初的夢想時,馬云如此描述自己職業生涯的慘淡開局。
如此開局,而能有現在的成績,難怪他要“真心感恩這個時代”。隨著經濟自由的擴大,這三十年,一大批真正的企業家自草根崛起。通過他們,消費者才得享更有創意的產品與服務,在大多數領域都不再飽受短缺與壟斷之苦。
觀眾能與42歲的朱之文 “相遇”,也是如此。這位通過選秀瞬間走紅的農民歌手,農忙之余堅持練歌三十多年,純粹只是因為對歌唱無可遏止的熱愛。廣電行業限制減少,各種選秀大行其道,于是,我們有機會領略朱之文的渾厚嗓音。
社會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