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前提是尊重民眾意愿

中國要走一條以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的現實道路,黨內民主的重心應當在核心權力層和高層,社會民主的重心則應當在基層。

責任編輯:戴志勇

不要動不動就代表老百姓,要尊重農民的主體性。

中國要走一條以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的現實道路,黨內民主的重心應當在核心權力層和高層,社會民主的重心則應當在基層。要做到真正由農民決定 

(向春/圖)

南方周末:成都做統籌城鄉改革七年有余。你去成都調研過幾次,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怎么綜合來看這個改革?

俞可平(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我一直重點關注成都改革,很贊賞。曾帶10個農村改革方面的著名學者,跟李春城書記帶隊的成都市委市政府官員有一場面對面的對話。有個印象很深,碰到具體問題時,更有發言權的不是學者,是地方官員。

學者有時跟地方官員的觀點不一致,甚至不切實可行。但哪怕是否定性的意見也有用,因為可以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學者往往比較理想。因而,我在對話結束時說,官員和學者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

當時李書記說:學者是為了農民好,我也是為農民好,這點不要懷疑。改革的出發點是讓農民自己做主,給他有充分的選擇權,這可說是成都改革的亮點。這是我第一點判斷。

第二,成都的一套新制度,總體上對農民有利。改革不是讓農民失去利益,而是增加其利益,這是增量改革。我反復說,我主張“增量改革”而不用“漸進改革”,特別反對將“增量改革”等同于“漸進改革”。因為增量改革的著眼點是增加利益總量并不失時機地進行突破,而漸進改革的著眼點是過程的漸進性、緩慢性。成都的改革是一種既有突破又增加了利益總量的增量改革。成都的改革充分借鑒了國內已有的改革經驗,比如“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這三個集中,最初是江蘇搞的。

第三,成都改革是一個配套改革、整體改革。包括戶籍制度、土地確權與流轉、黨內民主、行政改革等。四川的政府改革走在前面,全省實施了一站式服務,全程代理服務,通到每一個村。成都在這方面也是走在前面的。要向政府申請什么項目,在村里就可以代辦。

南方周末:成都搞新居工程,計劃安置農民幾十萬人。讓農民洗腳上田,集中居住,怎么避免強制執行的危險?

俞可平:尊重農民的意愿。政府可以引導,但不能替他決定,不要動不動就代表老百姓,要尊重農民的主體性。最大限度尊重群眾的意愿,這是改革的前提,我最贊賞成都這點。幸福與否,是民眾自己的感受。為老百姓做主,出發點好,但往往吃力不討好。

改革要持續往前推,得變干部體制

南方周末:有人說,這是個“真正的一把手工程”。政府規劃、強勢主導的特點非常明顯。操盤者在成都待的時間長,七年如一日把改革堅持下來。這既說明改革確需官員主動闖,同時也存在兩個挑戰。挑戰一:怎么保證一把手的各種決策總是正確的?萬一錯了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