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危機再攪歐美

這些危機由頭都一樣:政府為了降低赤字,不得不大幅削減包括教育、醫療、養老等各多項公共服務的開支。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何瀚瑋

3月23日,葡萄牙總理辭職。3月26日,英國倫敦爆發自伊戰以來人數最多的暴力示威。而上月,美國的威斯康辛州上演了自越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

這些危機由頭都一樣:政府為了降低赤字,不得不大幅削減包括教育、醫療、養老等各多項公共服務的開支。

上周六,超過25萬人涌上倫敦街頭,抗議政府大幅度削減預算。 (CFP/圖)

赤字危機演化為政治危機

如果你總是花的比掙的多,借新錢還舊錢,一年又一年,那么總有一天,你欠的債太多,那些借錢給你的人要不就大大提高利息,要不就根本不借錢給你。

如果你的債還牽扯到別人,會把別人拖下水,那么大家可能會湊一些錢先幫你過渡下,應付到期的債務以及正常的開銷,但是必須先滿足一些嚴苛的條件,比如你不能再偷懶了,要去掙更多的錢,比如你不能再穿Prada坐公務艙,而要改穿H&M擠火車。

這肯定很不舒服。

如果是政府碰上這事——不巧得很,現在幾乎西方國家都碰到這事,就更麻煩了。

債臺高筑的政府不得不削減開支,或曰財政緊縮,但是減誰不減誰,這就是政治。另一方面,得掙錢啊,那就得發展經濟,還有加稅,但是向哪些人哪些行當加稅加多少稅,這也是政治。

美國很多瀕臨破產卻得不到美聯儲援助的州政府,不得不減教育,減醫療,減退休金或提高退休年齡,減貧困或殘障兒童福利,減失業保障,減監獄的床位,有的還要大大地裁政府雇員,包括公務員、教師、護士、圖書管理員等。

而赤字已到危險水平的那些歐洲邊緣國,比如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等,選項也和美國州政府大同小異。

然而,減誰誰不高興,裁誰誰更不高興。怎么辦?在民主國家里,那就上街抗議去唄。

上周六,英國倫敦就爆發了自2003年自伊拉克戰爭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