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之戰——爭奪中國人的“意見”與“關系”

一場微博大戰,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們正在爭奪中國人的“意見領袖”和“社交關系”——那被稱為互聯網上的最新入口。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一場微博大戰,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們正在爭奪中國人的“意見領袖”和“社交關系”——那被稱為互聯網上的最新入口。

但在尋找盈利模式的同時,參戰者們尚需思考并探索,能以怎樣的方式影響和改變世界——微博會是中國版的“互聯網上的公共廣場”嗎?

在中國,微博正在成為互聯網的新入口,這引發了互聯網公司們的一場爭斗 (明鏡/制圖)

3月28日,深圳,互聯網兩位“大佬”李彥宏和馬化騰參加完IT領袖峰會后,一起吃了晚飯,席間的一張照片被發到了新浪微博上。有網友配了圖說:李總盯著馬總的盤子,馬總心里毛了;馬總不知盯著誰的盤子,大家心里都毛了。

答案在4月1日愚人節揭曉了。李總和馬總盯上曹總——新浪CEO曹國偉——的盤子。當天,百度推出了一個群發微博的功能:用戶可以在百度框里群發微博到騰訊、搜狐和網易,但人氣最旺的新浪微博并不在此列。

此舉既宣告了微博之熱——又一個中國互聯網大公司進入微博;也宣告了當下微博領域新浪獨秀的現實格局。

一場大戰于是由此拉開。

大家伙,新戰場

“我們并不著急,現在主要是新浪和騰訊在斗。”

微博幾乎已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們的必爭之地。這種雜糅著Facebook與Twitter特質的互聯網應用,已經吸引了上億中國人。

這個新的領域,正在誘惑著幾乎所有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大家伙們正紛紛進入新戰場。新浪則是其中走得最快的公司。

2009年9月底,以曹國偉為首的管理層成為新浪第一大股東。幾乎是在同時,新浪微博上線。

新浪微博的前身是新浪朋友,但一直做得沒有起色,不得不進行調整。正好當時Twitter很火,新浪便復制了其模式并加入了新浪的媒體基因,沒想到微博突然呈現出爆炸性增長。

不到2年,新浪微博注冊用戶數超一億人(新浪2010年財報數據)。“(新浪微博)就像萬有引力似的,它的體積大,引力也就更大。”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如此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

2009年年中,微博教父Twitter的模仿者飯否網和騰訊的滔滔網被關閉時,搜狐因為擔心監管政策不明朗而沒有跟進做微博,錯過了微博爆發的好機遇。但去年,搜狐高調進入微博,將其作為“最高戰略”,張朝陽親自掛帥,并宣布資金投入“不封頂”——一個可資佐證的細節是,很長一段時間里,一些城市的公交車上都刷著醒目的搜狐微博廣告。

搜狐一開始選擇的是Facebook(臉譜)的模式,即社交網絡的方向。后來發現新浪的推特路子趟出來了,去年4月份,搜狐調整方向跟蹤發展推特模式的微博。

但張朝陽強調搜狐微博會走差異化道路。他說:“我們是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