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文武雙全甄子丹
曾經是身懷功夫的波士頓街頭華裔少年,曾經少年得志在港產功夫片中盡秀奇技,還曾為導演自己的電影用盡積蓄、落魄失意。當電影以一種宿命的方式進入了這個功夫世家傳人的生活,他成了這聲影藝術的膜拜者。
曾經是身懷功夫的波士頓街頭華裔少年,曾經少年得志在港產功夫片中盡秀奇技,還曾為導演自己的電影用盡積蓄、落魄失意。當電影以一種宿命的方式進入了這個功夫世家傳人的生活,他成了這聲影藝術的膜拜者。當他以最誠的心意去膜拜,電影又以巨大的回報成就了他。讓葉問、 陳真等的“不爭”武魂和精武精神透過聲影在自己身上“復活”,他終成大器。如今繁華背后他回歸為一個電影夢的追夢人。
走出化妝間的他被化妝師試圖弄出一些脂粉氣,好像一個偶像派的年輕男星,但是當他行動起來,肩膀略微傾斜,緊接穩健、沉著的踱步,一個“武師”質樸而堅韌的質地燦然而出。
那天的采訪現場凌亂,穿過搭建的場景和攝影燈,看到甄子丹在遠處的化妝間里的鏡子前任化妝師“擺弄”,給其他人留下一個側影?;瘖y間的鏡子折射的刺眼光線也仿佛是某個片場的燈光一樣,有種夢幻的感覺。這個男人不如想象中高大威猛,但是眼里的那點帶有些孤膽英雄感覺的孤寂和執拗的微弱的火焰,讓人一下子就能辨認出來,那就是甄子丹。
在工作現場,甄子丹是一個非常懂得照顧工作伙伴以及調節現場氣氛的人。他一方面毫無架子的配合著攝影師的要求,一方面時不時地詼諧一把。偶爾不理會攝影師讓他“深沉”一些的指令,調皮地擺出幾個慢動作的武打姿勢,壞笑一下。不知怎么,他的一舉一動和笑容談吐很容易把人帶入葉問式的武學涵養中。這可能是電影《葉問》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他有些被定型化了的緣故。他的博客談到過拍葉問時候入戲之深。
“拍電影《葉問》,我為了演繹出一代宗師葉問的風采,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不足為外人道。每晚聽著葉準的錄音帶入睡,重復又重復,聽到錄音帶都破了,凡是有關葉問和詠春功夫的書籍,中文或英文的,都買回來研究一番。拍攝前到佛山親身體驗,拍攝后就連返港探望子女的時間都沒有,由于要減肥十幾磅,身體體質虛弱,其間入了兩次醫院,眼角受傷,太太擔心我變瞎子。其間所承受的精神壓力之大,回到家中依然‘葉問上身’,連我太太都曾經問我,是否離了線。”
我們給了甄子丹一個讓他想象不到的見面禮,2006年的一期他和夫人共舞的場景作為封面的雜志。他驚嘆道,我記得這次拍攝。然后問助理,這雜志我都沒有!至少從那個封面看來那時的他蠻有一種“當時年少春衫薄”的感覺,雖然時間過得并不久,但是眼前的他似乎比那時沉穩了很多。他舉著雜志笑著對我們感慨,“歲月呀,這就是歲月。”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已經在走向葉問式的穩重和涵養。也是因為那之后的幾年實在是他一生中一個臻于圓滿的階段了。
關于文武之辯:“已無言”
與甄子丹的對談始于一個老套的問題:你的武打風格和成龍、李連杰的武打風格有什么不同?的確,沒有新意,但是這可能是每個人都會問的。他帶著一種好像本能的抗拒一樣對待這個問題,身體后傾一下說,“唉,我覺得我不希望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問了我十幾年了。”
但是之后他還是表現出巨大的耐心,“很多的訪問都問過,我也重復地解釋說,很簡單,今天我不是武打演員,我只是一個演員。如果你問我跟其他演員的區別那我怎么跟你說呢?每一個演員都是有自己的風格、氣質和看法。演技就是把自己的體會透過電影技術獻給觀眾看,你是不是一個好的演員就看觀眾能否通過電影對你的角色有深入的體會。從電影院出來你會不會想起這個演員塑造的角色,這就可以知道這個演員是不是一個好的演員。”
然后他就試圖讓我們從在他看來悖謬的邏輯中走出來。另外一個在他看來悖謬的邏輯就是,文戲武戲之辯。他對文武之辯幾乎已經無言!“我從來沒有把它分開看過。是一個演員還是要把角色演出來。無論什么戲,還是要演技去演出來。大家不要錯誤地去理解,拍一個武打電影,只是去打一套拳,只要武功高強的人就可以。它一定需要演技,要把它演出來。演一個功夫好的人和我演一個住家男人、一個警察,或者《大鬧天宮》,都是一樣的,要去演那個角色出來的么!”
“可能因為我代表某一類型的影片的標準,市場上需要看、喜歡看武打片,因此我們的電影經常有武打。但是作為一個演員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演技。最近的幾年我才抓緊這個機會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我。”
回顧甄子丹的演藝生涯,他所謂“最近幾年才抓緊這個機會”是指自己的華麗“轉身”。
他在被袁和平發掘后開始了長期的銀幕征途。徐克的電影《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中創造性的動作:用濕布來做武器,這奠定了他功夫明星的地位,并在隨后的《鐵馬騮》等片子中證明了自己是個武術全才。他在《殺破狼》和《導火線》中將具有當代感的搏擊和武術發揮到了極致之后,又轉到《葉問》等具有了相當的內心力量和情感爆發力的角色塑造中來,完成了完美的轉身。
甄子丹用了幾個“一早”來強調他的觀點。
“功夫演員?(我)一早已經不是!很多人到今天都不理解武打在一部電影里面的主要的作用,它還是一種包裝和氛圍,好多人把它分開了。這個戲和武打是分不開的。”
“一早無形中的要求態度已經變了。(人們)長期以來對于武打有錯誤的理解,認為武打演員就是打功夫??赡茉?0-30年前,看燦爛的武打就滿足了,現在你對武打的要求和對其他的類型片的要求是一樣的。無論是喜劇片、恐怖片,你都是看故事和人物打不打動你,看他的演出怎么樣,看演得像不像。武打演員今天的標準就是具備演技還有體能身體上的表達。”
雖然甄子丹自己內心并沒有所謂文武之辯,但是“世俗”的成見畢竟是強大的。在外人看來他仍然是一個從功夫明星的框框里面破局而出的勝者。
“破局而出”應該是適合他的判斷,因為甄子丹一路走來似乎一直在嘗試突破。在接受采訪和自己寫博客的時候一再提到“突破”兩個字。
關于義氣:“我一直都醉心于借助拍攝電影的機會,發揚中國武術精神的真締。”
最近的城中熱劇是《關云長》,“義薄云天”想當然成為人們理解這一角色的關鍵詞,講“義氣”也被理解為是武學界的定律。
這大概也是一個在他看來不通的邏輯。“義氣,坦白說有時候是矛盾的。我覺得關云長的信仰跟現實生活反差很大,我個人不太相信以前他那套。但是作為演員,為了塑造角色我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不一定認同他的處事原則。坦白說我覺得現代人的生活對義氣的認同和界限不同。談到江湖氣、義氣,我不認為講義氣是練武的人才有。我不認同這個說法,看人啦。”這樣的說法可能和他曾在武界和娛樂圈感受到的“風雨”有關,《葉問》之后他在博客中寫道:“近日的風雨,實在是太多。”
一瞬間《關云長》已經風靡巷陌。海報中關公的扮相已經讓人看不到一點過去的他了。按過去老人談戲骨的說法應該是這個人“成了”。
談到拍攝《關云長》,“我一直是自我要求很高的人,二十多年來,不論是研究洪拳還是詠春,到現時拍攝《關云長》舞弄關刀,我一直都醉心于借助拍攝電影的機會,發揚中國武術精神的真締。”
關于人生與戲?。?ldquo;無論是飲茶、逛街還是接孩子,里面都含有對生活的觀察和對電影的體悟。”
最后的一辯就是關于人生與戲劇。甄子丹說自己的嗜好就是他的電影,他說自己沒有別的嗜好。
“因為沒有什么能比一部電影能夠影響到很多的觀眾,甚至引起一個潮流。那么大的回報任何的玩具和游戲都不能做到。我對電影很有熱情。”
而所謂充滿沖突感的人生如戲,無非是從平淡的生活中去吸取戲劇的能量和體會人物的性格。
在甄子丹的眼中,演戲也好、導演也好,電影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采訪的現場,復雜的拍攝結束以后,他穿回最平常的休閑衣裳,仿佛一個住家男人般坐在你的面前娓娓而談。他說自己無論是飲茶、逛街還是接孩子,里面都含有對生活的觀察和對電影的體悟。
“我的演技會隨著我看的東西越多、接觸的東西越多,會更加的成熟。這都是充電,學習。比如我去演內心的情感掙扎,肯定要把自己生活的體驗來做一個借鑒。我透過那些東西讓我的人生更滿足,充足。很享受從生活中得到靈感。”
沒有錚錚鐵骨的剛強,也沒有硬漢柔情的掙扎。
甄子丹早已參透生活與戲劇的況味。他說自己除了娛樂還期待有啟發性的東西,就像電影《葉問》,不僅引起大家對功夫片的熱潮,還有引起社會上的民族性的思索。
“我沒有太大的野心,希望每一部電影做到最好。” 這是甄子丹最淡然的表白。
火星撞地球
記者:《關云長》電影中,您和姜文的對手戲是最多的,“一武一文”,第一次與姜文合作,您有怎樣的感覺?他原來拍攝的一些電影有看過嗎?感覺怎么樣?
甄子丹:姜文氣場很大,戲非常好。一開始很期待,我知道我們兩個在一起會產生很多的化學作用。其實一開始投資者找我的時候我已經建議他們首先找一個能夠產生化學作用的導演,我推薦了該片的聯合導演。他們沒有拍過武俠片,作品是大家很熟悉的《無間道》。因為沒有拍過,他們才可以表現一些大家在武俠電影中沒有看到的東西。大家武俠大片看得很多,我作為演員也演過很多,如果找不到這個導演就沒得拍了。很幸運找到他們兩個導演。然后才是選擇找誰去演曹操,我們同時想這個應該是姜文,如果是姜文來演曹操就最好。我們非常的幸運找到了適合的人選,我們兩個在一起不用說太多:火星撞地球。
記者:《關云長》中,您親自擔任了動作指令,令影片動作戲升級,請問這一次在動作戲上有一些什么樣的創新呢?
甄子丹:對每一部作品都是根據我的角色去設計動作風格,比如說關云長做了一些歷史資料的搜集,去判斷關云長的武打動作,以及自己要表達什么。一直以來我拍電影都是這樣。演一個角色就要去理解,盡量去把武打的態度表現出來。對于關云長,最關鍵的就是大刀了。我要對當時的戰爭里面用刀的辦法去深入了解??赡芤驗槲业奈鋵W背景,我比平常人容易去明白。
記者:關羽,這個形象在許多的影視創作中都被不斷地反復,對于飾演中國傳統的“武圣”,除了將武戲做得更炫目以外,這部戲還在什么方面表現出與其他影視作品不一樣的關羽?
甄子丹:我不一樣。我首先坦白說,我三國的認知非常少,我對關云長的明白和理解最初是零。但是我有我的責任,要去翻查《三國演義》、《三國志》,還有其他人拍過的電視劇、電影。一路的拍攝過程都沒什么把握,在研究的過程中跟導演去溝通。
記者:片中您飾演的“武圣”關羽會和孫儷飾演的神秘女子“綺蘭”上演一段復雜而曖昧的情感,這是繼《畫皮》之后的第二次合作,這一次的合作中在演技上與上次相比有碰撞出怎樣新的火花呢?
甄子丹:哈哈,他的愛情。我還是給導演去說。
記者:為了樹立一個典型,您拒絕接受好萊塢壞人角色,現在還是一樣的觀點嗎?
甄子丹:如果我不是演員,讓你選擇做一樣東西,任何人都會選擇對社會有好處、正面的一些東西。最重要除了我是演員、一個出名的武打演員,我是一個公眾的人物。某種程度上我的電影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對這個影響力要負責,我會選擇一些除了娛樂性以外會對大家有正面的推動力的作品。
記者:您曾經說過:“因為美滿的家庭,才能讓你擁有一顆平常心去看待這一切。”你覺得保持長久的家庭關系有什么訣竅?
甄子丹:訣竅?我沒有什么竅門,我認為每天你做任何事情,今天是拍照也好,拍戲也好,寫稿也好,都是一種選擇。你選擇怎么處理,怎么去做?你可以選擇全心全意的去做,開開心心地去做,還有半途而廢地去做也可以。這是你對與婚姻、朋友、家庭的一種態度。我的選擇我希望就是天長地久,能夠做到負責任。就是我生活在一個有很多物質欲望的花花世界,我也不會動搖。因為這種選擇帶給我很大的開心、快樂。
記者:對于參與拍攝國家形象宣傳片,并在片中代表勇敢,你有什么感受?
甄子丹:我非常榮幸且受寵若驚,在美國住了多年,看著中國的地位愈來愈高,各領域都出了不少精英,很驕傲能做到其中一個代表。
我要 “轉舌頭”
“大家好,我是甄子丹。感謝大家對某某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在采訪現場常見的場景,甄子丹對著攝像機背詞。不太流利的港腔普通話。助理用標準的京腔校正他的發音。情急之下,他冒出流利的粵語來調劑氣氛并為自己打氣。工作人員大笑起來。他自己說, 我要 “轉舌頭。”
拍攝開始了一會,冒出來幾個消息靈通的“丹迷”。他們在拍攝現場極其耐心地等待和自己的偶像合照的機會。被問到你們為什么喜歡甄子丹,他們說,因為他不僅武戲好,文戲也好,演技了得!在網上幾乎看不到關于甄子丹的負面評價,聒噪的網民在談到甄子丹的時候幾乎一致都是肯定,更有充滿性格和觀點的評論:我看過你演的全部影片,非常喜歡你的形象,功夫很注重實戰,每部影片都有新創意,電影里融入很多新鮮元素,比如把摔跤加到功夫里等,反正就是稀罕你,你老帶勁兒嘞。
在采訪中甄子丹最愿意提到的是參與中國國家形象片拍攝的事情,“我是香港唯一的演員。這是非常榮幸的。作為演員這樣能夠代表中國人,非常開心。”
如果你去過美國的唐人街,對那里的華僑文化和華人街區有了解,你就會覺得甄子丹身上的“華僑”氣質非常濃重。
甄子丹絕對是眾多有著李小龍情意結的人中較為狂熱的一個。說起李小龍,他眼里的熱情和一個追星族毫無二致。由于偶像李小龍的啟發,甄子丹不僅探究各種武術的風格,還建立起自己獨特的武術體系。李小龍的話他常在嘴邊:我同意李小龍所說的,我們都只有兩只手和兩條腿,所以不會有很多不同風格的武術。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