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又一個中國式奇跡
新國博雄心勃勃,目標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國博能否如愿以償?這恐怕又是一個需要時間來回答的問題。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蔣瀟
過去三年半時間里,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大樓向三個方向蔓延——東擴40米,下挖兩層,上增一層??⒐ず蟮牟┪镳^更名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體量激增為原來的3倍,總建筑面積從6.5萬平方米增加到近20萬平方米,一躍成為全球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乍看上去,新國博西向天安門廣場一側、南向一側外觀沒有任何顯著變化,北向長安街一側也只是多了一尊矗南面北的孔子像。
走進大門才會發現,新國博的“瓤”是全新的,老國博只留下一層表皮,繞著新國博裹了大半圈兒。
2011年4月1日,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在“復興之路”展上與《開國大典》合影,此次展覽展出了兩幅《開國大典》。 (Michael Kappeler/東方IC/圖)
中國體量
從面向天安門廣場的正門走進名為“藝術長廊”的新國博西大廳,第一感覺是空間大到令人不知所措。北京電視臺“啟蒙的藝術”攝制組初次走進新國博西大廳就是如此,“所有人想到的都是大,大到不知道怎么拍好了。我們采訪德國人,他們不約而同第一句話也都是‘巨大’?!?/p>
該廳高28米,寬30米,長330米,建筑面積近萬平方米。博物館面積全球第一,這個廳大概也是全球最大了。整個大廳沒有一根立柱,放眼望去一馬平川,更顯空曠。
接受北京電視臺攝制組采訪時,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兼副館長黃振春認為,這個巨型大廳是新國博的獨到之處:“這樣一個大廳使人感覺自身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