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科齊艱難的文化工程

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綜合目標是:向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和巴黎盧浮宮看齊。事實上,巴黎盧浮宮并非“法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概念,法國人以自己的歷史文化自豪,卻至今沒有一座完整意義上的法國歷史博物館。

責任編輯:袁蕾 陳軍吉 實習生 陳識

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綜合目標是:向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和巴黎盧浮宮看齊。事實上,巴黎盧浮宮并非“法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概念,法國人以自己的歷史文化自豪,卻至今沒有一座完整意義上的法國歷史博物館。

2011巴黎國際內衣展在凡爾賽宮舉行。凡爾賽宮一度被叫做法國歷史博物館,菲利普國王自掏腰包,歷時四年重修,于1837年落成,使之從皇室寢宮變為歷史博物館,但后來其性質有所改變。 (CFP/圖)

總統都建了博物館

如今法國正陷入一場有關歷史博物館的爭論。

歐洲作為古典藝術發源重地,文物藝術藏品豐富,以本國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卻屈指可數。其中規模較大的柏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是兩德統一前夜由當時的西德總理科爾倡議修建的。不過自提出之日起,就飽受爭議,人們對潛在的大國優越意識、衍生民族主義情緒的危險,以及歷史博物館的真正作用都表示懷疑和擔憂。七百多篇媒體激辯文章,作為歷史資料至今還保存在德國歷史博物館內。

法國第五共和國的每屆總統任職期間,都會建造至少一座博物館或者標志性文化建筑,作為他們的文化政績:

蓬皮杜任期有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密特朗時代有奧賽博物館和盧浮宮;希拉克總統名下有蓋布朗利博物館。

被法國文化界認為“最不知識分子”的總統薩科齊,也正式宣布了自己任期下的文化工程——法國歷史之家。

早在總統競選時期,薩科齊就提出了修建法國歷史博物館的計劃。2010年9月12日,他公布了計劃選址,第一次將項目具體化——法國歷史之家將落腳巴黎市中心,與國家資料館分享其所在的蘇比斯宮和羅漢宮。

然而從宣布地址開始,這個項目就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反對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