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致敬:南方周末中國文化原創榜】“被生活擰巴了的小說”——2007年度中國文情報告
李敬澤:“他們所寫的基本上都是已知的、過去的小說,很少現在的、未知的小說?!?/STRONG>
很多人都看不懂《我的千歲寒》,但王朔自言自語:“這是誰呀,寫這么好?!薄FP/圖
《我叫劉躍進》剛一出版,同名電影就出爐了,圖為劇照 CFP/圖
與2006年的喧囂大相徑庭,2007年文壇波瀾不驚。
“平心而論,2007年的作品從數量到質量也相去不遠,但越來越不讓人激動了。文學也許是走上了最后的道路,那是平靜的、自在自為的道路。因為平靜,文學再也不能匯集成‘潮流’和‘態勢’,后兩者都需要一種蠱惑人心的事件和力量,都需要急迫的關切和緊急的事件?!北贝笾形南到淌?、文學批評家陳曉明如此描述他視野中的文學氣象。
李建軍把2007年的文學圖景描述為“拔根狀態”:“就長篇小說來看,成熟、深刻的上佳之作,很是寥寥。很多作品寫得簡單、粗糙、虛假、乏味,有些作品甚至把渲染病態心理當作深刻,或者把描寫畸形的世象當做先鋒??傊?,從整體上看,我們的長篇小說創作呈現出一種缺乏現實感和力量感的貧困狀態?!?BR>
“荒唐的寫作,無畏之書”
2007年的中國文學,真的如上所述嗎?
在此我們觀察并“舉報”這一年度的文學情況。
2007年3月,王朔高調推出新書《我的千歲寒》。
13萬字,得天價稿費365萬,平均每個字4美元。王朔有信心賣1000萬美金。
該書的封底上說:“這是一部哲思密碼奇文,它讓漢語有了時態。關于物質的背后,關于美麗的前生?!背霭嫔搪方鸩ㄔ诟魈幏旁捁拇担骸斑@是一本必將名垂千古的‘曠世奇作’。書中體現了王朔6年隱居歲月里一些嶄新的世界觀和他對宇宙的看法及感悟等。王朔自己開玩笑說:‘這是誰呀,寫這么好’?!?BR> 但實際上《我的千歲寒》只寫了一半。在2007年4月上海東方衛視“非常人物”節目中,王朔說:“我還沒寫完呢,就為了讓大伙瞧一新鮮,我沒寫完就出了?!蓖跛吠嘎叮骸爸猿霭?,是因為有人將我。你將我,我就出本書給你看看。接下來,我還準備自己拍電影?!?BR> 《我的千歲寒》實際上收的只是王朔在2005年、2006年寫的幾個篇什?!秾m里的日子》,根據《資治通鑒》改編的短故事,是給徐靜蕾寫的電影腳本,《夢想照進現實》也是電影腳本?!赌軘嘟饎偘闳舨_蜜多心經》(北京話版)是王朔“在完全沒有覺悟的情形下望文生義亂解的”。本來還想用初中物理再解一遍,因為心浮氣躁,王朔留到日后再說?!段业那q寒》是給張元寫的電影腳本,取材《六祖壇經》,寫了三版,認識每提高一次就重寫一遍?!段ㄎ镎撌肪V》原來叫《論上帝是物質》,是王朔給女兒考大學出的提綱,結果女兒沒寫,王朔自己寫得不可收拾。
出版商路金波透露,王朔在隱居6年內寫了不少東西,但是“完整的新作”沒有。路金波坦承自己看不懂《我的千歲寒》,并證實就是王朔自己有些地方都看不懂。那為什么還要出版呢?他說:“看書稿相當于炒股,不關心細節。我看不懂他的狀態和他寫的什么事兒。但是他最大的價值就是:第一他是王朔,第二就是看不懂。有調查說《狼圖騰》有97%的人看不懂,但是賣掉了100萬冊,所以我們是給文化虛榮分子看的?!?BR> 王朔對《我的千歲寒》的走勢信心滿滿,對讀者的購買欲望也頗有把握,他說:“我對讀者原來有個妄想,覺得這幫孫子都是勢利眼。沒想到人家都對我很好,寬容我,讓我放刁?!?BR> 到2007年年終盤點,被稱為“曠世奇書”的《我的千歲寒》在熱炒和冷銷中淡出讀者視野。北大教授、批評家陳曉明依然保持了對王朔新作的關注:“《我的千歲寒》是本土的,那里面出現的中國經驗非常原初,個人經驗也相當邪乎,漢語言也被搞得非常極端。王朔已經不能忍受常規的書寫,說故事,耍貧嘴,瞎調侃,玩幽默,這些路數都已經不能讓他滿足,他要一種極端的書寫,對于書寫,王朔已經老而彌堅,愛之愈深,那是他安身立命之處,他除了以其頂禮膜拜的極端來書寫,別無他法。只有荒唐導致的虛無,才是寫作的極致,才是絕對寫作。對于寫作,對于文學本身,王朔是恨鐵不成鋼,那是由愛而生的恨,由恨而生的愛。終至于有瘋狂的寫作,有荒唐的寫作。這就是無畏之書,無畏之書就是‘無謂之書’,無所畏懼了,寫作已經變成絕對之事,要絕對地寫——那么怎么寫和寫什么還有什么意義?寫作還有什么意義?那就是心之所至,隨心所欲了?!?BR> “王朔這回打的是佛教禪宗的牌,其寫法,也可謂得佛家的一些手法,或曰:極其精煉,要言不煩,點到為止,顧左右而言他,玄機四伏,稍縱即逝,似是而非,被稱為小說的東西,或者說小說的故事元素已經很少了,他敘寫的是他的一種心境、感覺和感悟。王朔這回寫小說,也一改他過去貧嘴滑舌的特點,敘述上極其節制,文字降低到最簡略的地步,幾乎不成段落,更不成文。只是文字連接在一起,勉強成句。講究心性,性之所至,寫到哪是哪,說到哪是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小說卻不得不寫,只是不得不寫,只以寫來體味,只以寫來感悟。文字都變得不重要,得魚而可忘筌?!段业那q寒》就是當代文學走到絕境之作,就是王朔本人走到絕境之作,王朔這個最徹底領悟了當代寫作秘訣的人居然向禪宗乞靈,這無論如何是一件值得我們認真對待的事?!?BR> 與陳曉明的解析有所不同的是社科院文學所的批評家李建軍,他把王朔的《我的千歲寒》看成是一部拼盤式的大雜燴?!袄锩婕扔行≌f模樣的《我的千歲寒》,也有電影劇本《夢想照進現實》和類似電影劇本的《宮里的日子》;既有哲學模樣的《唯物論史綱》、隨筆模樣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有侃大山的《與孫甘露對話》。在這部書里凸顯出來的,仍舊是那個渾不吝的‘我’,仍舊是那個放言無忌的王朔。他顯然想給人們帶來一些新鮮的東西,想貢獻自己的深刻的心得,但是,除了那個題為《我是誰》的《自序》,可以讓讀者一眼認出那個痞里痞氣、似曾相識的王朔,其他幾篇東西,既缺乏可讀性,也談不上深刻性,實在沒有什么太大的價值。他端給大家的,是一盤散發著霉味的夾生飯,無法下咽?!薄白x完全書,王朔留給讀者最深印象的:第一個是游戲,第二個是游戲,第三個,還是游戲。借著嘻嘻哈哈的調侃和自以為是的胡鬧,一個人也許可以給大家帶來許多的快樂,也許可以制造出巨大的新聞話題,但他永遠不可能創造出偉大的文學作品?!崩罱ㄜ娬f。
“文學的刺客對文學的謀殺”
《我叫劉躍進》被劉震云稱為“擰巴”的小說。
“我寫作不是生活感動了我,而是生活的理兒擰巴了我?!眲⒄鹪普f。
劉躍進是個廚子,他丟了一個包;在找包的過程中,又撿到一個包;包里的秘密,牽涉到上層社會的幾條人命,許多人又開始找劉躍進。猶如一只羊無意中闖到了狼群里,由于它的到來,世界變得不可預測?!耙粋€羊吃狼的故事,盡顯劉震云式的幽默。所有的悲劇都經不起推敲。悲劇之中,一地喜劇?!边@是出版者印在書封上的推廣辭。在寫出長篇小說《我叫劉躍進》的同時,劉震云作為編劇及總制片人的電影《我叫劉躍進》也出爐了。
陳曉明對《我叫劉躍進》的評價是:“這部講述賊人故事的書,其講述方式令人想起中國古典傳奇說書的講述語調,以及章回體小說的那種敘述韻律,雖然沒有用章回體的形式,但整個格調就是章回體。但這部小說又與愛倫坡《被竊的信》如此相像,即使劉震云從未讀過或從未聽說過這篇小說,二者之間都如此相似。劉震云完全是中國的方式,那是傳統的古典中國玩的回文或文字游戲,有如燈謎一般繞圈子,或像繞口令??傊兜朗侵袊?,土到骨子里卻有韻味?!?BR> 陳曉明也表達了對劉震云的擔心:“他是中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他的潛力是無限的,但是前提條件是他一定要擺脫電影和電視劇的幽靈。電影和電視劇跟文學是死對頭,它就是文學的刺客,就是上帝派來刺殺文學的?!?BR> 批評家李敬澤沒有“純文學”的潔癖,不認為作家觸了電就是失了節,觸電不過是明媒正娶的結婚,結婚無可指責。為應對某種饑渴,當然可以把長篇小說寫成電視連續劇,也確有很多長篇小說在寫作之初就被規劃為電視連續劇的底本。但李敬澤也認為長篇小說的志向不能限于為電視劇提供底本,它應該更直接地面對我們經驗和心靈的渙散、復雜、斑駁陸離,在其中尋求表達的可能。
李敬澤表達了對《我叫劉躍進》的肯定:“小說有一種對偶然性的迷戀,劉躍進在環環相扣的偶然性中飛奔,為自己跑出了一種命運,在這種命運中,強與弱、追逐與被追逐、剝奪與被剝奪變成了一種游移不定的游戲,我們對世界的一般看法被農民工所擾亂和篡改,他倉促執拗地與劈面而來的任何一個偶然性搏斗,他失敗了,但是他也成功了,他被嘲笑,他也嘲笑了我們?!?BR> 李建軍對《我叫劉躍進》的閱讀經驗是別樣的:“劉震云的《我叫劉躍進》同他的《一腔廢話》和《手機》一樣,是一部缺乏新意、熱情和莊嚴感的作品。雖然作者有興趣敘述一群進入城市的農村人的生活,但是,他對他們的生活是隔膜的,隔著不是一層,而是至少三層。他基本上是通過隨意的想象來編造故事,通過強化娛樂要素來吸引讀者。劉震云看到的幾乎全是生活中的陰暗面。緊緊盯著人性的丑惡和庸俗來寫,也沒有什么不對,遺憾的是,他只滿足于夸張地丑化和滑稽地放大。夫妻之間的背叛,朋友之間的算計,父子之間的欺詐,處處顯示著作者對于生活和人物的冷漠的態度?!?BR> 賈平凹的《高興》是2007年被推薦的作品之一。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批評家彭學明在其負責的“中國文學年度觀察”中為《高興》寫的推薦語為:“《高興》是寫農民進城后在城市人鋼筋水泥般的冷漠中的奮斗與掙扎。它是現代城市里我們能夠經??吹降馁醵鴪匀痰纳碛?,是現代城市里我們不能輕易聽到的粗重而頑強的喘息,是一份留給歷史的社會記錄?!?BR> 對這部頗獲好評的書,李建軍也同樣表達了相反的閱讀經驗:“《高興》所敘述的,是到城里來謀生的農民,具體地說,是一個撿破爛的農民的生活。賈平凹對這些特殊人群的生活,顯然是不熟悉的,是缺乏深入觀察的。于是,他不僅靠隨意的想象和編造來展開敘事,而且還用一種冷漠的丑化的方式來描寫人物。在這部小說里,我們仍然可以看見對都市的敵意(《高興》,《當代》2007年第5期,第45頁),仍然可以看見對神秘世象的裝神弄鬼、煞有介事的渲染(同前,第119頁),仍然可以發現描寫‘戀污癖’的情節世象……”
“小說精神的退卻和失敗”
2007年的中國文學在中國作家協會的年度觀察中呈現的是“花團錦簇、碩果累累”的外部景觀和“大音希聲、靜水深流”的內在品相?!伴L篇小說寫作里,除了賈平凹的《高興》、劉震云的《我叫劉躍進》,還有阿來的《輕雷》、孫惠芬的《吉寬的馬車》、王安憶的《啟蒙時代》、肖克凡的《機器》、范小青的《赤腳醫生萬泉和》、艾米的《山楂樹之戀》、麥加的《風聲》、格非的《山河入夢》、儲福金的《黑白》、關仁山的《白紙門》和陳行之《當青春成為往事》是值得關注的?!?BR> 與此相異的是批評家和編輯家的年度推薦?!妒斋@》雜志副主編程永新在給王朔的新作《和我們的女兒談話》的推薦語里寫道:“方言的女兒變成中年人以后,終于找到患有老年癡呆癥的王老頭,打探她父親方言英年早逝的秘密。時而清醒時而糊涂的王老頭,在后輩不停的追問下,開始斷斷續續地回憶發生在幾十年前的事。請注意,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大概是距今約三十年前的某些日子?!?BR> 陳曉明的評價則是相反的:“王朔的《與我們的女兒談話》太生硬了些,他的形而上學還不到位,想與當下經驗拉開距離,單靠外在標識是不行的,例如,老人的敘述口吻,以及“未來時”都不能具有真正的內在定力,還是要有書卷在里面。王朔幻想搖身一變立地成佛,精神可嘉,但還要有時日。他在做一項前無古人的實驗,那就是一身匪氣中能透出神氣。但現在透出的還是邪氣,也許邪氣離神氣只有一步之遙,不過這也夠走后半輩子的了。邪氣中透出神氣,那是好作品,而神氣里有一股邪氣就是贗品了?!?BR> 麥家的《風聲》(南海出版公司版)和孫甘露的《上海流水》(上海書店出版社),也是程永新推薦的。
“《風聲》的封面打著‘《暗算》二部’的字樣,但卻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文本。全書分為上部、下部和外部三部分,上部敘述了發生在抗戰時期的一個故事,下部是故事中的當事人對故事的反駁和重述,外部是死去的日本特高課人員對上部故事的補充。在西方學者宣告后現代終結的時候,麥家為我們貢獻了《風聲》?!?BR> “被主流文化包容的表象,無法改變孫甘露的邊緣狀態。一部《上海流水》,記錄的是沒有年月日的日常生活,讓人讀出的全是游蕩和逃離。隱藏在優美文字下的一種精神氣息,一種藝術趣味,一種對自由精神的追求,雖是時代微弱的不協和音,卻彌足珍貴?!?BR> 李敬澤在描述2007年總體文學景觀時說:“在‘短’的、即時的和零散的文化氛圍中,人們對長篇小說的特殊關注透露出對總體性的饑渴,我們——作家和讀者——都在長篇小說中希求某種整全,哪怕是形式上、語調上的整全,要看到命運,看到對世界、現實和人生的某種自洽的建構,以便撫慰我們渙散的心?!?BR> “我們面臨的真正困難不僅是如何理解歷史,更是我們所理解的歷史如何延伸到現在,它如何從過去駛入了現實的、茫然的生活沼澤。我們要在沼澤中講故事,想象和探索一條延伸下去的路?!?BR> “所以,樸素的和自然的長篇小說已不可能,因為我們面對的一切既不樸素也不自然。在這個時代,任何由人的選擇和行動所構成的命運都是不自然的。有很多小說致力于論證人的失敗,論證龐大的現實怎么把人壓垮,不管這樣的小說是如何憤世嫉俗,不管它們是以批判的名義還是以底層的名義,我認為,這都是小說精神的退卻和衰敗,這樣的小說很是‘自然’,但它不是人的斗爭的故事,而是人的屈服的故事,小說的志向不在于論證人的屈服?!?BR> “2007年,在‘純文學’的范圍內,作家們依然不得不求助于歷史,歷史提供了一種‘自然’,作家通過與歷史的對話為小說確立形式。王安憶(《啟蒙時代》)、格非(《山河入夢》)、林白(《致一九七五》)皆是如此,在歷史中,人可以被安放,可以有一種自洽的整全的感覺?!?BR> “然而從整體上看,我們所說的‘純文學’范圍內的長篇小說作家被劉躍進們、被年輕的小說家們、被2007年引進的大批外國小說家們遠遠地甩在后面,他們還得解放思想,他們需要一點對這個世界的純真和熱情,他們太老于世故,他們不相信偶然,他們沒有能力在一派零散駁雜的經驗中創造自己的形式。每當寫到現實生活,他們就變成了犁地的農夫,從這頭推到那頭,他們本應是建筑師,以零散的磚瓦建造出一幢樓閣。他們所寫的基本上都是已知的、過去的小說,很少現在的、未知的小說?!?BR> 批評家謝有順在表達對2007年度作家“無法寫出現實的復雜性”的遺憾時說:“歸結起來,可以用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的一句話來表達:‘我們同時代的作家們所以使我們感到苦惱,乃是因為他們不再堅持信念?!瘺]有信念,就無法誕生一種貴重的人格,甚至無法逃避哪怕是渺小利益的襲擊,這很可悲。而我是越來越看重寫作者的人格力量的。一切的寫作問題,其實都是寫作者自身的問題;一個破敗的人,無法建立起任何值得信任的寫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