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房改先鋒又遇保障困局 保障房:深圳能否再破局?

深圳1988年啟動的住房市場化改革,最大的教訓就是保障房上市后,不僅蓋了再多的房子都會流走,而且巨大的差價成為尋租的溫床。然而深圳現在重新構建的保障房體系,依然留下了口子。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諶慧敏

深圳1988年啟動的住房市場化改革,最大的教訓就是保障房上市后,不僅蓋了再多的房子都會流走,而且巨大的差價成為尋租的溫床。然而深圳現在重新構建的保障房體系,依然留下了口子。

如何吸引開發商加入保障房,特別是公租房建設行列,是政府破解“錢荒”的一個渠道。 (CFP/圖)

陽奉陰違?

地方政府可能擔心保障房政策在一年半后政府換屆時有變,所以大家都不愿貿然充當先鋒

一切好像都在緊鑼密鼓地張羅著。

深圳今年新建保障房的數量從最初公布的6.2萬套,后來又加碼到7.3萬套,中間還曾一度考慮過10.5萬套。這些保障房主要分布在龍華、龍崗等工業區內,但具體地址還未透露。

而十二五期間,深圳計劃新增保障性住房24萬套。預計到2015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將占市場35%的份額。

不過,盡管第二季度已經開始,但那些已經跟中央簽下軍令狀的各地方政府似乎在行動上并沒有大刀闊斧。

很多細節還不甚明了。在今年共計約1.4萬億左右的保障房建設資金中,中央大概就出十分之一。其余的都需要地方政府自己解決。然而,錢從哪里來?地方政府顯然不能全包,那誰干?政府靠什么政策吸引民間資本的加入?至少到現在,深圳的開發商還沒有看到答案。

深圳最大的開發商萬科表示,只要不賠本就干,這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很多人則對今年保障房的井噴表示擔憂。深圳市政府體系的一位專家對南方周末記者坦言,“我覺得這就是一場住房大躍進。”

深圳一位大型國有集團前董事長在上周日北京的一場學術討論會上,也直言:保障房大躍進是“可怕的”、“不靠譜的”,可能還會“拖累銀行”。

這種情緒似乎很普遍。深圳一位地產業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覺得地方政府私底下并不積極。他猜測,可能是政府擔心該政策在一年半后政府換屆時有變,所以大家都不愿貿然充當先鋒。

一位金融界人士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中國房地產市場政策的朝令夕改已不是第一次,如果不能讓市場相信政府真打算把政策推行下去,那我有再多的錢也不會進入這個市場。”他說。

因為建筑質量不佳和入住人數太少,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