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省級紀委書記“空降”——紀委書記調任漸成模式

對于異地為官制度,有各種質疑,不過對于紀委書記“異地調任”的質疑聲則小得多。與其他絕大部分職位不同的是,紀委書記的定位是“治官之官”,而非“治民之官”。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湖南省紀委一位人士表示,相對省級紀委書記而言,縣一級紀委書記“異地調任”的成效會明顯得多,因為“小地方特別講人情關系”。

“治民之官”需要對當地社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責任、情感。而紀委書記作為“治官之官”也許恰好相反,“不太需要考慮人情,人際關系簡單,監督更易客觀公正”。

北京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葉青純(前左),之前曾擔任河南省委常委、紀委書記。 (江油市政府網/圖)

近期,各級黨委進入集中換屆期。3月初,山西、吉林、山東三省紀委書記調整,全部異地調任,再次引起媒體熱烈議論。

2006年各級黨委集中換屆時,一批由中央部門或其他地方“空降”至當地任職的省紀委書記,也曾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5年來,省級紀委書記異地調任的力度不斷加大。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發現,在大陸的31個省份中,目前,“空降”省紀委書記已有19人,占總數的六成以上,而且囊括了所有直轄市和除海南外的所有沿海省份。

盡管對于紀委書記是否應該異地調任,中央并沒有具體規定,但經過幾年來不斷試驗,到此次換屆期間,中國各省級紀委書記由異地“空降”已漸成常規化的調整方式。“異地調任”對充分發揮紀委監督職能,扼制腐敗蔓延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視。

地方交流與中央下派

“任期短”成為2006年以來“空降”的省級紀委書記的一大特點。

目前的中國19位“空降”省紀委書記,可明顯地分為地方交流和中央下派兩類。

其中11人為地方交流,除寧夏自治區紀委書記劉曉濱是在2006年入寧,擔任過一年半的區委常委和區委秘書長等職外,其余官員在就任該省紀委書記時,都沒有當地任職經歷。同時被異地調任的干部中,多選擇的是在同一地方長期工作的干部。

可歸為中央下派的8人中,只有天津市紀委書記臧獻甫一人沒有明顯的中央紀檢部門背景。臧獻甫此前長期在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央政治局國家機關工委等中央機關任職。

北京市紀委書記葉青純曾長期在中央紀檢系統工作。據媒體報道,他曾擔任過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尉健行的秘書。

2008年8月,在江西省原紀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